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是发展之基。今年以来,贵池扎实推进各项就业工作,紧紧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工作主线,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服务机制,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0人。
近日,走进贵池区零工市场,记者看到,二十余名工人正熟练地为新能源汽车连接线裹缠陶瓷硅胶,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忙碌的画面与细微的操作声交织成热闹的就业图景。
“时间灵活方便,干活自由,家里有事也好请假,可以随时走人,这工作很适合我们这种要照顾家庭的人。”40岁的徐小丽一边麻利地完成手中的活计,一边和记者聊起了自己的经历。她家中有两个孩子,大的刚高中毕业,小的即将升入一年级,家庭的责任让她在工作方面限制重重。过去几年,她也找过不少岗位,但大多要求全职坐班。“人家一听要接送孩子、经常请假,基本就婉拒了。”徐小丽为此苦恼了很久。直到几个月前,她听说了零工市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应聘,没想到上手很快。如今她早已适应了这份工作,既能照看孩子,又能赚一份收入,心里更踏实了。
像徐小丽这样通过零工市场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的并非个例。一直以来,贵池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实际需求,通过建立“一人一策”动态档案库、挖掘“家门口”就业场景、开展订单式培养等多项举措,切实帮助大龄人员、残疾人、宝妈等群体解决就业难题,实现就业增收。今年以来,贵池依托零工市场精准对接企业短期用工需求,累计发布岗位1200个,接待咨询17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80人,已帮助20余名宝妈等群体实现灵活就业,她们每月增收2000至3000元,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靠自己的双手撑起了“顾家挣钱”的小幸福。
除此以外,在常态化就业服务中,招聘活动的精准开展为供需双方搭建了高效桥梁。日前,在主城区清溪映月公园,一场热闹的人才夜市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现场人头攒动,不少市民穿梭在各个摊位前,仔细查看招聘信息并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多家本地企业的招聘展位前更是排起了小队,招聘人员耐心解答着求职者的疑问。夜市中还设置了零工专场,提供的岗位更加灵活,适合有短期务工需求的市民。“饭后出来散步,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活儿,很方便。”家住附近的居民小刘笑着说,“我马上要毕业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正好也来了解一下本地企业的情况。”一位刚刚与企业达成初步意向的求职者则难掩兴奋:“真没想到,逛个夜市就能把工作拿下!”
这场人才夜市的热闹场景,正是贵池延伸就业服务触角的生动缩影。除了为求职者提供丰富的岗位选择,夜市现场还设置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台和政策咨询服务台。工作人员为有需求的市民讲解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技能培训项目等内容,并提供免费职业规划和简历指导,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交流。
据悉,贵池将持续开展“周五夜市”活动,利用晚间休闲时间在广场、商圈等人流密集区灵活设点,为求职者提供更便捷、轻松的应聘通道。今年上半年,我区共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153场次,服务企业2759户次,达成就业意向7228人。特别是“人社局长入企探岗”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企业、直播讲解岗位等形式,吸引了超2万人次在线观看。活动中,企业代表与人社局长共同解读岗位信息,从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到发展路径进行全方位展示,有效提升了人岗匹配效率,让求职者更直观地了解企业和岗位情况,也让企业的优质岗位更快触达人群。
除了搭建畅通的招聘对接渠道,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同样是稳就业的关键一环。贵池精准对接培训需求,面向企业和城乡劳动者开展培训意愿调查摸底,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开设养老护理、育婴员、互联网营销等热门课程,职业技能提升的“引擎”马力全开。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120人次。针对农村劳动者、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我区则根据实际情况推出“送学上门”服务,就近就地开展培训,让他们足不出村就能学到实用技能。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技能提升,根据产业政策深化企校合作,开展委托培训,支持企业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员工技能培训中心,以基地为依托直接开展员工培训,推动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展望前路,就业工作的“施工图”已然绘就。下一步,贵池将持续拓展就业容量,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全力推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就业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