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网络中国节•春节】贵池新春“文化大餐”龘龘而来

发布时间:2024-02-12 10:46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字号:默认超大

手写春联、非遗体验、文艺演出……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春节期间,我区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接地气、聚人气的公共文化活动,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春节氛围,精心烹饪文化大餐,让广大市民品尝丰盛的文化“盛宴”,感受浓浓的“年味”。

1月25日,在秋浦街道九华社居委人头攒动,书法志愿者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笔墨及红纸,挥翰临池,将浓浓的年味浓缩于一笔一画之间,将新年祝福倾注于喜庆的春联纸上。惹人注意的是,现场还有几位“小书法家”也在大展身手。不一会儿,一幅幅饱含着浓浓年味、寓意吉祥的春联就铺满了现场,既喜庆又充满福气。

2月4日,池阳街道烟柳园社区邀请了三位书法老师,活动现场红纸翻飞、墨韵飘香。书法老师们挥毫泼墨书写喜庆吉祥“红红火火”的新年愿景,大家喜笑颜开地挑选对联、压纸、晾纸,好不热闹。

一行行俊秀苍劲的书法,一句句墨香四溢的祝福,饱含幸福吉祥、寄托美好希望、寓意励志宏图。“红红的春联象征着喜庆、欢乐,希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九华社区居民吴阿姨拿着写好的春联高兴地说。烟柳园社区居民王伯伯也同样开心,他说:“春节贴春联,这手写的春联比买的春联更有年味,更接地气,更让人喜欢。”

除了迎新春写春联这种文化活动,祭茅镰非遗活动、精彩纷呈的“村晚”文艺演出同样受到欢迎。

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墩上街道茅坦村如约上演了一场一年一度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祭茅镰”活动。祭茅镰是这里的一项民俗活动,2017年茅坦杜氏祭茅镰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茅镰是我们这里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明朝洪武年间这里荒无人烟,茅草遍地,先人便用茅镰开垦出生存的土壤。为缅怀先祖艰苦创业的历史,我们后人就在每年祭祀的时候,把他们用过的镰刀奉在祭坛上供人瞻仰祭拜。”祭茅镰活动负责人杜云丰介绍道,通过祭祀茅镰,表达对先祖艰苦创业精神的缅怀,对丰收的期盼,以及对执着坚定、开拓创新精神的学习和追求。

一场场精彩热闹的“村晚”演出将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淳朴的乡土情结凝聚在一起,让“村晚”成为百姓心中离不开的“文化年货”,也让广大群众在浓浓的乡村年味中,共享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我区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核心,以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为目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线上线下丰富多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近期开展的这些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氛围喜庆热闹,让群众在文化盛宴中感受浓郁的传统年味,在欢度佳节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