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20万t/a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众参与公告

发布时间:2012-09-27 13:0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原创 浏览:
字号:

 

 

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O一二年九月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10月,是国务院确定并重点扶持发展的120家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改革试点单位之一。集团控股经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100余家,是一个以水泥制造业为主,集化学建材、国际贸易、电力、建筑安装、物流运输、设备制造、塑料编织、电子仪器和酒店餐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经济实体。

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11月,是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之一,是海螺集团十一五规划的五个千万吨级熟料基地之一,是集团“T”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还拥有丰富的粘土、砂岩和铁矿资源。目前已建成“4×4500t/d+1×8000t/d5条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规模突破了1000万吨,是目前国内水泥行业特大型水泥熟料出口生产基地,也是池州市境内的支柱企业。

拟建项目在安徽省池州市牛头山镇,现有熟料生产线西北3km处,毗邻长江。建设规模为两套Ф4.2×13m水泥粉磨生产线,年产水泥220万吨产品品种为P·O 42.5154t,占70% P·C 32.566t,占30%;袋装:散装=20%80%(可按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的生产)。项目新增劳动定员 210人,其中:生产工人172人,管理及服务人员38人。拟建设期10个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它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规要求,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127月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20t/a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环评工作。目前,《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20t/a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已编制完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214发布的环发2006[28]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方法》有关规定,现特向社会公布《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20t/a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众参与公告》,以征求公众意见。


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20t/a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次公众参与公告

1. 本工程概况

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20t/a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

2)建设单位: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技术改造;

4)行业类别:C3011水泥制造;

5)建设地点:安徽省池州市牛头山镇,具体见地理位置图2-2

6)建设规模:两套Ф4.2×13m水泥粉磨生产线,年产水泥220万吨。

7)建设内容:自粉煤灰等原料进厂至水泥成品发运出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主要包括原料储存、水泥粉磨、水泥成品储存及发运。

8)总投资:总投资约18973.52万元。

1.2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建2套Φ4.2×13m水泥粉磨生产线,年产高标号水泥220t。此次建设内容主要包含:粉煤灰储存及输送、石膏堆棚、水泥粉磨、水泥储库、水泥包装和水泥散装等。

2. 本项目运行期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1 废气

水泥粉磨站在物料粉磨、储存及运输等环节中,几乎每道工序都伴随着粉尘的产生和排放。水泥粉磨站生产的特点就是物料处理量大,粉状物料或成品输送转运环节多。因此,粉尘是最主要的污染物,扩建工程排放的粉尘主要有:

熟料粉尘:产生于熟料的运输、储存过程;

石灰石粉尘:产生于石灰石的输送及储存过程;

石膏粉尘:产生于石膏的输送及储存过程;

石煤渣粉尘:产生于粉煤灰输送过程及储存过程;

水泥粉尘:产生于粉磨、水泥库、成品库、水泥包装及汽车散装等环节(其中水泥库、成品库、水泥包装及汽车散装等均属于已建工程)。

上述各产尘点产生各类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本项目针对各产尘点采用布袋除尘措施,气体净化过程中收集的粉尘返回原料或成品中继续使用。

新增排尘点约62个,最大废气排放总量约为85.2Nm3/h。各排气筒粉尘排放浓度均小于30mg/m3,各有组织排放源均能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中排放标准的要求。

粉尘无组织排放主要来自于原料堆棚、交通运输、物料装卸及生产过程中未捕集部分,其中原料堆棚、物料装卸为主要的无组织粉尘排放点,其次为厂内交通运输,交通扬尘大小主要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对车辆行驶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本扩建项目各原料堆棚为全封闭,可将无组织排放变成有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无组织粉尘排放。

本项目各输送装置均采用风送,装置内形成负压,以最大限度防止粉尘外泄。同时本项目在水泥库底设置泄压装置,在水泥粉料进入提升机前将多余压力外泄,防止粉尘从提升机上料口排出,避免了粉尘的无组织排放。

2.2 噪声

噪声是水泥粉磨站生产中仅次于粉尘的污染源,本项目的高噪声源主要来自于皮带机、喂料机、提升机、粉磨机、除尘风机等,源强一般为7595dB(A)

噪声是本项目中仅次于大气污染的污染因子,因此对噪声的控制,在设计上从控制声源,阻拦声音传播和加强个人防护这三个方面考虑,在设备选型、主厂房设计、高噪声源安装消声器和吸声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考虑,本评价认为,为提高水泥厂周围环境声学质量,保护人群身体健康,针对水泥厂声源特点,首先从规划防治对策入手,在总图布置中采用闹静分开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其次是采取技术防护措施;

(1)设计中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

(2)空压机采用低噪音的螺杆式空压机。

(3)所有罗茨风机进口、出口,大型风机出口设有消声器。

(4)有强噪声源的车间采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围护厂房。

(5)磨机、大型风机运行时振动产生的噪声采取基础加固减振措施。

(6)减小外墙门窗洞口面积。

(7)对于汽车等产生的噪声,通过限制车速、禁鸣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8)合理利用高大建筑物及环境绿化以形成隔离带来阻隔声波的传播。通过降低噪声源及控制噪声声波的传播途径等措施,使厂界噪声达到国家(GB12348-2008)规定2类标准

(9)值班室或控制室尽量远离高噪声车间,并采取隔音措施。

(10)在高噪声车间及高噪声场所一般不设固定岗位,只进行巡回检查,同时要求巡检工人配备隔声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轻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2.3 废水

本项目供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系统给水、消防水系统和生活用水。其中生产循环水量为4800t/d,间接循环率为98%,生产循环系统补充水量为96t/d。生产设备冷却用水由循环给水泵提供,循环回水经自然冷却后进入循环水池,再通过循环给水泵升压循环使用。为保证循环给水系统的水质,在循环给水系统内补充新鲜水(主要用于补充系统排污、风吹及蒸发等损失水量),并设有旁滤装置。

本项目劳动定员210人,以人均用水量100L/d·人计,则日新鲜水消耗量为21m3。本项目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量约为10m3/d。生活污水产生量以使用量的80%计,则每日污水产生量为4.65m3/d,年产生量约为1255.5m3/a。生活污水经码头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排入码头人工湖。

3.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要点

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20t/a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厂址符合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符合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要求;在优化的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后,各种污染物可稳定达标排放,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小;公众对本项目较为支持。本项目建设对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及当地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设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从环保角度考虑,项目可行。

4. 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及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若要查阅《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20t/a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需索取有关补充信息,请于20121015之前与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或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杨念九                      联系人:朱森

  话:0566-4418013                  话: 0551-2821309

E-Mailconchylj@163.com             E-Mailzhusen.2004@yahoo.com.cn

5.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5.1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包括三部分:(1) 直接受影响的人群,主要是项目实施地及其周围的居民;(2) 间接受影响的团体及代表,主要是池州市相关部门的代表、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代表;(3) 对拟建工程比较关心的其他池州市民。

5.2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的主要事项见表2

6. 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主要采取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进行。

7.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2012312~2012323

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29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