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至,万物吐故纳新。作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祭扫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家国情怀。
近日,在马行山公墓,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手持鲜花与电子香烛前来祭扫。市民张女士表示:"过去烧纸钱烟雾缭绕,既污染环境又有安全隐患。现在用鲜花和电子香烛寄托哀思,既环保又庄重。"早在清明前夕,我区便加大宣传力度,向居民普及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对环境污染以及森林防火的危害性,引导群众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诵读家书等方式表达思念,积极倡导绿色、环保、文明的祭祀方式,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文明新气象。
清明节不仅是家族情感的纽带,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契机。4月2日,记者在池州烈士陵园看到,市区不少单位、学校组织职工、学生来此开展清明节祭扫文明实践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精神根基。“今天社区组织了16名党员一起来参加清明祭扫活动,希望能够将先烈精神转化为干事动力,引导党员们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池阳街道古舜社区党委副书记施甜说。
在神圣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大家整齐队列,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青少年们用稚嫩的声音向革命先辈郑重宣誓,党员们则在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大家集体向革命烈士默哀、鞠躬、敬礼,绕塔参观,并依次将手中的鲜花献出。祭奠英烈,既是历史的回望,也是未来宣言,“参加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从这些英雄身上学到了挺身而出、勇敢无畏的精神,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贵池区沿江路小学学生郑砳说道。
文明祭祀,既是对"绿水青山"生态理念的践行,也是对"家国同构"文化基因的守护,新时代的清明节正以更绿色、更正能量的面貌,书写着传统文化发展的新篇章,让我们以文明之举寄托哀思,用环保之心守护家园,让清明之风拂润文明之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