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马胜利主持召开贵池区“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和美乡村暨美丽镇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坚持问题导向,分析梳理当前和美乡村暨美丽镇街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区委副书记、区长钱松,区政协主席鲍胜利,区领导裴钧、邱峰、桂涛出席会议。
据悉,在美丽镇街建设上,我区结合区情实际,选取池青九和新318国道沿线的墩上、马衙、涓桥三个集镇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截至目前,墩上街道集镇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马衙、涓桥两地已完成原设计内容工程量的80%左右。和美乡村建设方面,墩上街道罗城村、马衙街道金山村、涓桥镇紫岩村于去年10月列入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目前,三村正在实施污水处理及环境整治项目。此外,入选全省第二批精品示范村的梅村镇霄坑村、里山街道元四村、梅龙街道园林社区已通过规划设计评审并发布了招标预公告。
在听取相关工作汇报时,马胜利一一结合各地实际,深入分析当前和美乡村、美丽镇街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马胜利指出,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安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第一批、第二批精品示范村和美丽镇街要认真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化压力为动力,抓紧补缺补差,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条主线加快建设进度,扎实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美丽镇街建设工作,为其他镇街、村(社区)当好示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马胜利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各镇街和村(社区)要因地制宜,树立产业思维、市场思维、开放思维,在理清本地优势产业后有的放矢推进,在龙头企业培育、规范基地建设、特色品牌打造上用好乡土资源,宜农则农、宜旅则旅,让乡村产业的业态更加丰富多元。同时,要理清精品示范村与周边村的关系,围绕优势资源、产业,分年度列出任务清单,加快推动产业链条化、特色化发展。
马胜利强调,要做好乡村建设“统”的文章,用前瞻性思路编制能用管用好用、村民认同感强、可执行可落地的规划,围绕镇村空间、产业、生态、人文等情况开展整村谋划、整村推进。要牢固树立乡村振兴工作“一盘棋”思想,以点为基、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做好各项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整合乡村全要素资源,做到统一高效使用。在和美乡村建设中,除了村集体入股乡村运营外,还要积极引导村民以土地、闲置农房等作价入股,实现“农民”到“股民”的身份转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运营公司参与,为乡村运营提供高水平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同时要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保障各方利益。在美丽镇街建设中,要打破行政区划概念,结合各镇街实际人口聚集情况和老百姓实际生活习惯,做到集镇颜值、功能、服务的同步提升,把集镇打造成服务“三农”的“桥头堡”。
马胜利要求,要用好村(社区)“两委”班子战斗力和村风民风这一资源,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让群众在乡村发展中真正受益,从而不断形成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注重对优秀乡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挖掘其蕴含的时代内涵,成为引导群众的行为准则,使优秀乡土文化赋能乡村治理。
钱松要求,各镇街、村(社区)要认清当前和美乡村、美丽镇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振精神状态。要坚持产业引领,在产业规划上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培育主导产业。要抓好要素保障,全面整合农村闲置资产,在申报项目时首先结合精品村建设需求,在资金配置时优先考虑精品村建设,同时鼓励引入社会资本,统筹做好项目要素保障。要突出联农带农,明确产业经营标准和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农户”联动发展,优化企业、村集体、村民的利益分配方式,切实让农民得实惠。要加快项目建设,积极总结第一批美丽镇街等项目建设经验,高标准、高效率、规范化推进后续项目建设。要加强乡村治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好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掘乡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以善治乡村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重要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