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贵池加速融入长三角健康圈

发布时间:2024-07-12 10:18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去大城市看病,但专家号一号难求,手术不知道排到什么时候;辗转奔波、舟车劳顿,费时费力不说还增加了就医成本。而如今,这一局面正在悄然改变。

近年来,我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引导并支持医疗机构搭乘长三角“东风”,紧密对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为群众打通了一条就医“捷径”——长三角名医请到“家里”来,面对面就诊、就地操刀手术。如今,合作成果正惠及更多百姓,健康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正加速形成。

“跨城坐诊”成为一种常态

金润森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专家,自去年5月与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以来,他成了贵池的“常客”。

6月17日,是金润森第13次来贵池坐诊。头一天下午,他结束在上海的工作后立即赶往贵池,开启每月一次的“跨城上班”。第二天上午8时,他准时出现在市二院胸外科专家诊室,来复诊的一些老患者纷纷向他打招呼,戴着口罩的金润森一一和大家点头致意。

换上白大褂,金润森立即投入到工作状态,详细询问患者病情,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时,与市二院医生共同探讨,为患者提供最优治疗方案,当天上午的门诊,一直持续到中午12时多。

“现在已经习惯这种跨城坐诊了,特别是能利用我们的技术,帮助贵池的患者解除疾病痛苦,也是我们合作的初心。”金润森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跨城坐诊未来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医生的工作新模式。特别是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医学高地,医疗资源辐射到周边,就需要更多的医生“下沉”。

上午门诊结束后,金润森顾不得片刻休息,又站上了手术台,为当天预约的5名患者进行手术。这样的“奔赴”,不止发生在金润森一个人身上,数据显示,自合作以来,金润森所在的上海瑞金医院胸外科专家团队已累计到市二院“上门”坐诊13次,门诊看诊达900余人次,手术量39台次。

近一年来,市二院承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动作不断,权威专家、教授大咖纷至沓来,医疗卫生领域各类交流互动愈发频繁。据了解,该院即将成立上海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吴忠专家工作室,与吴忠教授专家团队开展深层次合作,更好地满足贵池广大患者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这也是自去年5月市二院上海专家工作站揭牌运行后,该院在推动长三角医疗卫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又一项重大合作。

此外,7月13日,又有堪称规模空前的大牌专家团队——上海市10家医院17名专家组团来该院开展“情系杏花村 健康长三角”大型义诊活动……随着与上海大医院、名医名科的联系日益紧密,如今每月都有上海相关医院的知名专家到市二院坐诊,让群众能不出贵池就找到权威的专家,切实解决了百姓异地求医的难题。

百姓就医实现1+1>2

依托于“上海专家工作站”等平台,上海知名医院的专家定期来贵池开展门诊、疑难病会诊、手术等,把先进诊疗理念和技术带到贵池,让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动起来”、专家“跑起来”,使我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更多优质医疗资源,看病实现了1+1>2的效果。

这一点,今年76岁的李肖峰老人感触很深。在发现左下肺结节后,医生便建议他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且李老年龄较大,手术难度大。家人想到外地做手术但又担心长途奔波劳累,老人身体吃不消。听说市二院和上海专家合作紧密,李老和家人一致决定就在“家里”进行手术。“家门口的医院真挺好,不出门就能享受到上海专家的技术,医生每个月都来,复查也方便,在‘家’医保报销比例也比外面高,省了不少钱,这是惠民的大好事!”李肖峰感慨道。

远程医疗会诊也是市二院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朋友圈”的主要途径。前不久,该院医共体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内,就进行了一场跨越千里的远程会诊。该院影像科副主任胡日权调出一张患者的CT片,共享在会议屏幕上;屏幕另一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舒政教授同步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不到10分钟,两地专家经过讨论,给出了确诊意见。不久后,该患者在市二院顺利接受了经腹部腹膜外盆腔肿物切除手术。

多渠道、多形式的引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不仅实现患者“足不出贵池”看名医的期盼,也使得该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软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让“外援”式支持变成了内生式发展。除了把专家“请进来”,市二院还精选骨干人才“走出去”,学习先进诊疗理念和前沿技术,再“反哺”医院发展,更好地满足贵池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如今,贵池与上海两地的医疗合作逐渐从“单边融入”转向了“双向奔赴”,双方在学科建设、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愈加深入,亦在合作中形成了带不走的资源、带不走的技术、带不走的管理,持续提升了该院的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疑难重症诊疗水平。市二院院长朱珲向笔者展示的一组数据,可以窥见该院近一年来诊疗能力的飞速提升:去年上半年,市二院四级手术量为287台次,去年下半年跃升至482台次,今年上半年则达到了545台次。

勾画长三角民生健康幸福“同心圆”

“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加速与上海知名医院合作,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是我区紧密融入长三角健康圈的一个缩影。”区卫健委负责人表示。近些年,随着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普遍希望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遇到疑难杂症时,目光便看向大城市、去大医院、找大专家。但大医院是“人满为患”、大专家是“一号难求”,前往大城市看病往往是奔波劳顿、大排长龙。

为了让群众就医更有“医”靠,区委、区政府一直着力推动医疗卫生系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全方位对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目前,除了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肺结节诊疗中心、上海名医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会诊中心两个名医工作室外,贵池区卫健系统已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开展共建合作,成为“长三角地区儿童医疗联盟”“皖江儿童生长发育专科联盟”等医疗联盟成员单位,并启动了“池沪同源共育名医”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引入更多的长三角地区医疗机构与我区形成远程会诊、跨城坐诊等合作,让老百姓能够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

“如今,全区转外就医人数比例下降,区域内就医人数比例上升,基层诊疗量占比提升,这‘两升一降’反映了群众就医满意度在不断提高。”区卫健委负责人欣喜地说。当前,贵池区正着力构建“30分钟就医圈”,随着医共体建设的愈发深入,龙头医院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通过远程会诊、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共享、选派专家下沉、双向转诊机制等一套“组合拳”,不断把优质医疗资源再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

接下来,我区将在长三角地区建立医疗合作项目、邀请知名专家服务、医护骨干培养等方面扩面增量,引进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同时,更注重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本地医疗服务均质发展。同时,立足区位特点和“山、水、土、气”生态优势,以医药、医疗和康养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重要休闲康养地,在“双向奔赴”中勾画出长三角民生健康幸福的“同心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