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作为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
贵池不仅山水逶迤,四野苍翠
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唐宋以来,文人雅士游山玩水,
他们把万种风情融入笔锋,镌入美景,
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不朽诗篇。
唐代诗仙李白曾五游贵池,足迹踏遍了景色迷人的秋浦河、清溪河两岸,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尤以《秋浦歌十七首》最为有名。
足迹一:平天湖
平天湖位于池州城东南齐山脚下,为杏花村十二景之一“平天春涨”。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间,李白游秋浦至平天湖,为眼前湖光山色所动,即兴赋《秋浦歌》第十二首: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足迹二:白笴陂
据《贵池县志》载:白笴陂“在城南80里,宋彭泽令曹清移家隐居于此(今曹村)”。曹村有山因生笴竹(箭杆竹)得名白笴山,陂为水边、山坡。秋浦河支流龙须河从山下流过。唐天宝十三(754)年,李白往九华山,途经此地,且正逢雪后初晴,见山水秀丽,月色皎然,不禁触景长啸,遂留下诗《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一)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
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二)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
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
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足迹三:大楼山
大楼山,座落在贵池梅村镇黄田村。因山上有山,山与山相叠,形似当地农村随处可见的那种带有阁楼的老式房子,所以人称楼山,又叫大楼山。明《嘉靖池州府志》载:其山“为府治之面,孤撑碧落,若空中楼阁之象”,故而得名。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间,李白游秋浦至此,《秋浦歌》第一首就在这里诞生: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足迹四:黄山岭
黄山岭古称小黄山。据《贵池县志》卷三记载:“小黄山,府志在城南90里,高百余丈”。并有按语曰“贵池城南有黄山岭,与虾湖近。李白《宿虾湖》诗‘鸡鸣发黄山’当指此。旧志载黄山,无‘小’字,府志加‘小’字以别之”。当年贵池小黄山岭头上,有黄山岭庵(即大觉寺),《贵池县志》记载:“唐李白曾经此”。李白游秋浦时到黄山岭便留下《秋浦歌》第二首: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时有道士殷十四与李白在黄山岭采矿,李白曾作《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诗记录他们在这里相逢的情景: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殷十四的吴吟,竟能让李白的愁绪在酒杯中消失,看来此人李白是很敬重的。
在黄山岭有一种鸟名白鹇,李白极喜爱,曾以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并序)与山民胡公交换。诗曰:
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以其名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余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辍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间。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里人还。
足迹五:水车岭
水车岭位于清溪河西,梅街镇乌石村把口处龙舒河畔。此岭东南面临河且悬崖峭壁,奔流之水发出巨大声响,山水俱奇。据《贵池县志》水车岭离城“西南60里,峭壁临渊,奔流冲击若桔槔声”故而得名。李白游秋浦时来到这里,为这里奇水、奇壁、奇声所惊叹,遂留下《秋浦歌》第八首: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后来,贵池人为纪念李白,将水车岭主峰称之为“翰林山”,并在水车岭下建了一座“太白楼”。只可惜现在山水依旧,楼阁不存。
足迹六:江祖石
江祖石位于里山村的清溪河北岸的江祖山临河处,是一块巨石立于河中。在其东侧延伸一块平坦岩面,坐卧皆宜;石下水流回旋形成深潭,游鱼可数;石上摩崖石刻,生满绿苔。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形似古渡江神”故而得名“江祖石”。李白游此,登石观字,遂留下《秋浦歌》第九首: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在那坐卧皆宜的江祖石上,李白把酒垂钓。悠然自乐中,想起友人权昭夷,作《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诗:
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
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由此,后人亦称江祖石为“李白钓台”。
足迹七:逻人石
逻人石在万罗山的北山腰上,高数丈,似一巡逻人行在万罗山与江祖石之间,扼守在万罗山空中飞鸟的航道上。“逻人”的说法,是古时对巡逻人的简称,如清赵翼就有《瓯北诗话·苏东坡诗》:“东坡诗文,及身已盛行。当徽宗禁錮苏黄集甚严,至有藏於衣褐,间道出京,为逻人所获者”。李白登临万罗山,见此石伟岸,遂写下《秋浦歌》第十一首: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足迹八:桃坡
桃坡位于贵池梅街镇境内清溪河畔,这里有一平缓的坡地,栽满桃树,花谢时节,落入河中,形成桃花波浪,出现奇特景致。李白游此,留下《秋浦歌》第十七首: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足迹九:清溪河
清溪河位于贵池中部的一条河流,分上下清溪,《清史稿·地理志》记载:“清溪河出清溪者为上清溪,出南太朴山者为下清溪,俱东西入江”。清溪河邻近万罗山,“清溪夜月”是贵池十景之一。天宝十三年(754),李白来秋浦,沿清溪游吟、独钓、听曲,面对沿岸的绮丽风光,留恋不已写下不朽诗篇八首:
其一《清溪行》,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其二《入清溪山》,此诗描绘了清溪周围的美丽景色,也流露了诗人寂寞愁闷的情怀:
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
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
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
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
其三《宿清溪主人》,表达诗人向社会表示扫除尘氛、洗尽凡心、天机泄露、纵横自如之心境,还在于诗人摆脱了有无得失的滞累、宠辱名利的羁束,姿情地借笔墨传达出他心灵的解脱自在,体现出一种空灵、洒脱、疏淡的禅悦境界:
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
其四《清溪半夜闻笛》,离家游子行经此地唱出悲歌油然而生忧国思乡的情绪: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其五《入清溪行山中》,此诗生动地描绘了清溪四周的优美景色,宛如一幅精致的山水画: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
无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其六《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见足迹六:江祖石)。
其七《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唱出对周刚的赞誉之情: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
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
扫崖去落叶,席月开清樽。
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
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
别後经此地,为余谢兰荪。
其八《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鹧鸪者》,此诗主要写诗人在秋浦与友人同饮的情景。充分表现了诗人豁达豪放的气概: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其九《宿虾湖》,虾湖位于姚街村,属清溪河源流洘溪之湖泊。古时虾湖四面环山,盛产白虾而得名。可惜现已不复存在。那时湖光山色何等旖旎,李白由黄山岭下来,夜宿虾湖,触景生情,即兴赋诗曰:
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