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一片红色热土,一城鱼水情深。
峥嵘岁月中,贵池地处皖南革命老区,中共黄西工委及黄西总队机关、新四军沿江团团部等曾在此转战,广大军民浴血奋战,结下了牢不可破的鱼水情义。
和平时期里,贵池巩固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双拥氛围,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体系,全方位加强军地共建,携手共建现代化首善之区。
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开展80周年。诞生于延安时期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从贵池的“三块牌子”里,可以看到赓续传承和生动呈现——
一块“光荣牌”里
藏着“尊军崇军”的好家风
“她家的门头上,有块金灿灿的‘光荣之家’牌匾呢!”在唐田镇和平村,提起黄彩霞一家,周边的邻居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的不仅是她家三胞胎儿子接力入伍的佳话频传,更有其家庭“尊军崇军”的家风底蕴。
“三个孩子获得部队表彰,区人武部和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喜报都送上了门。”来自军地有关部门对军人军属的尊崇和关爱,成为街坊邻居津津乐道的话题。喜报一张纸,荣誉重千斤!近年来,贵池区持续落实《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切实增强了军人军属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鼓舞着越来越多的贵池好儿女,走进军营,建功立业。3月16日,我区举办2023年上半年新兵欢送会。110名新兵身穿迷彩服,胸戴大红花,怀揣着贵池“尊军崇军”的好家风奔赴祖国各地。
从一块光荣牌到一片红土地,从一门三军人到一城双拥情。“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逐渐凝聚成“贵池大家庭”的社会共识,好家风蔚然成风——
双拥宣传,乘风而起。行走在贵池,双拥大道、国防教育街交相辉映,“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人物”的典范故事在街头巷尾热议,拥军主题公园、双拥文化广场成为新兴“网红打卡点”。贵池不断扩大的双拥宣传阵地融入日常、落在平常,在全社会营造出“尊军崇军”的浓厚氛围。
国防教育,迎风而舞。近年来,贵池持续推进国防教育全民参与、全面覆盖,并根据不同群体精准施教,提升教育质效,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今年,贵池有21名学子圆梦军校,录取人数创历年新高。
红色宣讲,向风而行。红色资源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贵池依托辖区内的红色纪念设施,组织以退役军人、基干民兵和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红色守护志愿服务队,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深化双拥主题教育。仅今年上半年,红色守护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累计开展活动88次,参与人数达1392人。
“孩子们在部队都在进步,我这个兵妈妈也不能落后。”去年7月,黄彩霞被聘为池州市“征兵宣传大使”,农闲之时她时常奔走在参与征兵宣传工作的一线;今年2月,黄彩霞夫妇更是获得了全省“最美拥军人物”称号。贵池“尊军崇军”的好家风从“一块光荣牌”的故事里,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块“标识牌”中
传着“拥军优属”的新风尚
“现在我们有专门的绿色窗口,办理医保服务更加方便快捷。我为自己军人的身份感到自豪。”不久前,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办理完手续的退役军人朱泽华表示十分舒心,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服务窗口的标识牌上清晰注明的六个大字——“军人依法优先”。
据了解,区医保局近年来推深做实医保·双拥品牌建设,为军人军属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坚实保障。如今,在全区医保经办服务窗口和定点医药机构报销窗口均设有军人军属优先优惠服务标识,并提供快速办事通道。而这,只是贵池“拥军优属”新风尚的一个缩影。
“军人依法优先”,贵池的真切承诺,在基层也有着真实写照。今年,棠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入选全省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名单。该服务站为辖区内217名退役军人,86名其他优抚对象提供着就业创业扶持、志愿服务、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成为我区红色站点建设成效的一面鲜明旗帜。
双拥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尽责,行业拥军和社会化拥军大格局正在形成。今年以来,全区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结合各自单位职能和工作实际,在落实双拥法规政策、开展共创共建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军政军民团结的新思路、新办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双拥工作在全社会形成新风尚。
系列举措,见证实干。结合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我区不断创新拥军形式,有效拓宽行业拥军和社会组织拥军覆盖面,依托各级双拥组织机构,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等拥军活动。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聚力帮扶重点优抚对象,建立军地需求“双清单”,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部队练兵备战和建设改革中的困难问题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沟通联系制度,全面落实优抚对象普惠加优待政策。
一组数据,彰显实效。今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优抚对象短期疗养1期20人,“边海防官兵父母”疗养1期10人,慰问边海防官兵133名,发放“退役军人帮扶救助资金”27人共10.4万元。全面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为75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提供服务,强化“三后”关爱帮扶力度,竭力帮助解决生活、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困难,有效保障了部队军人军属的切身利益。
日前,贵池首家镇级“军人驿站”——涓桥镇“军人驿站”正式揭牌运行。该“军人驿站”每天提供两间专属客房,为现役军人提供免费住宿服务,并为入住军人军属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核”优待。贵池“拥军优属”的新风尚,自此又多了一处具体呈现。
一块“机构牌”后
有着“军地共建”的大作为
迈进新时代的双拥工作,初心不变,机制一新,站位更高。2019年,贵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负责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服务管理、待遇保障等工作,指导全区拥军优属工作。
坚持高起点谋划,贵池不断建强双拥工作组织保障,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近年来,全区先后设立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双拥服务网,组建建强239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服务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全区双拥工作蓬勃发展。
此外,贵池不断落实领导责任制,对全区双拥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2月14日,新春伊始,区人武部即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工作任务;7月26日,八一前夕,区委常委会第80次会议上,我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情况再次被提上研究事项……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坚持把双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双拥”工作重大事项,部署双拥工作任务,形成了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协调配合、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新格局。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贵池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把拥军优属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则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形成了军地合力的良好局面,汇聚起建设现代化首善之区的强大力量。
今年以来,贵池各项事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见好、好中蕴新的势头,在装备制造、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和省、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驻池部队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社区招来两名‘兵委员’,工作有他们加入我就放心了!”日前,在池州军分区组织开展的一场军地座谈会上,秋江街道阮桥社区党委书记何浩介绍起两名“兵委员”时不禁啧啧称赞。据了解,阮桥社区两名“兵委员”都是退役军人,他们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自己的“新战场”,在征兵入伍、综治民调等工作中贡献着力量。
“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
回望过去,在贵池的这片红色热土上,已经打造出“军政军民团结”的金字招牌——助力全市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2020年,贵池区获评池州市双拥先进区。
展望未来,贵池军民鱼水情深、携手共进,迈上新时代的双拥工作,又将怎样进一步擦亮这块金字招牌,我们满怀期待!我们拭目以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