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闹端午。今年端午怎么过?首先把镜头移到乌沙镇,瞧一瞧那里的热闹场景。
6月22日上午,在灯塔村古色古香的青树纪大戏台上,乌沙镇首届端午文化节热闹开场。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汪赛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梅灏与当地干群一道参与了活动。
活动在开场舞《我们的中国梦》中拉开帷幕,随后,参加诗歌朗诵比赛的中小学生们轮番登台,一声声抑扬顿挫的诵读、一句句情真意切的演绎,无不体现着对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方唱罢那方演,瞧,孩子们的诗朗诵刚刚落下尾音,一群活泼可爱的萌娃们便俏皮登台,一曲舞毕,台上随之又响起了《凤阳花鼓》铿锵有力的鼓点声。
舞台上的表演酣畅淋漓,舞台下的各活动区则是人头攒动。在一张张方桌前,20多名准备参加包粽子比赛的选手正“摩拳擦掌”,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大家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填馅、压实、封口、扎捆,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只见粽叶在一双双巧手中翻转飞舞,转眼间便是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这边包粽子比赛“你追我赶”,那边中医义诊也是“座无虚席”,坐诊专家通过“望闻问切”为到场居民问诊、检查、答疑释惑。
伴着微热的夏风,现场观众热情高涨,气氛也十分热烈。“虽然今天有点热,刚刚还下了雨,但附近居民来了可不少,看来我们的活动实实在在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乌沙镇党委书记李芳胜兴奋地说。近年来,乌沙镇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镇居民乐此不疲参与其中。接下来,该镇将利用传统佳节和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新风真正入脑、入心。
接下来,我们把镜头转到池阳街道和清风街道去看看。
粽叶飘香,浓情端午。6月21日,在池阳街道清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10位退伍老兵受邀与11位崇军志愿者和6位高三毕业生共聚一堂,畅谈时代使命,共度浓情端午。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有年过鲐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老兵;有党龄超过50年,为党和人民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老党员;有正值壮年,目前正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崇军志愿者;也有刚刚参加完高考,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向往的青年学生。大家围坐在一起,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一段段传奇的经历,经由10位老兵之口向大家娓娓道来。现在众人聚精会神,认真倾听,思绪也随着老兵们的讲述,回到了当年激情难忘的岁月。活动最后,崇军志愿者、青年学生和老兵们一起系五彩、包粽子,现场欢笑声不绝于耳,大家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着对如今美好生活的感念。
“参加今天的活动与其说是我们陪退伍老兵们过节,不如说是老军人、老党员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高三毕业生殷盛飞说,同学们听了故事都深受震撼,大家纷纷表示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将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着精神力量,努力学习技能本领,将责任和使命继续传承下去。
6月20日上午,池阳街道烟柳园社区很是热闹,还没走进活动室,便听见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声,楼道里飘满了粽叶和糯米交织在一起的清香。推开门一看,20余名居民正围在桌旁,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转眼间一个个造型精巧的粽子争相“诞生”。
“我包了快五十年的粽子了,每年端午我都自己包粽子,自己包才有过节的感觉。”李阿姨一边炫着自己的“拿手绝活”一边说道,只见她麻利地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取米、加馅、包叶、捆扎等动作一气呵成,一个四角玲珑的粽子便包好了。很快,李阿姨和几个“老师傅”身边便围满了前来求学的“徒弟”,“看,这里折好之后用力往下压一压。”“绳一定要系紧,煮的时候才不会散。”有了师傅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不一会儿工夫,志愿者们就掌握了包粽子的秘诀所在,一个个粽子包得有模有样。
“前几年过端午都是在超市买现成的粽子,还是社区想得周到,今年可要吃上自己包的粽子了。”居民纷纷感叹,接下来,该社区还会将这些包好的粽子送到辖区困难群众家中,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让他们感受社会力量的温暖。
同日,贵池区清风街道城北社区党委联合市审计局、市乡村振兴局、区委统战部、区文明办、贵池民生村镇银行等共建单位也开展了端午节主题活动,共有50多人参与其中。
在活动现场笔者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早早就将包粽子的食材准备好,社区居民们围在一起热情地忙碌着,活动还邀请了辖区少数民族居民参与其中,有经验的居民手把手教他们一步步操作,一起学习包粽子,感悟传统节日的魅力。不一会儿,一个个清香四溢、饱含祝福的粽子相继诞生了。
“大家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布片图案,然后缝制布片,加艾草后封口……”除了包粽子,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手工制作香囊环节,社区志愿者向大家讲述端午节制作香囊的由来、寓意,详细讲解香囊的制作步骤。居民们选好布袋,装进艾草,加上皮绳、串珠,缝制收口。经过精心制作后,一个个色彩斑斓、饱满可爱的香囊新鲜出炉,沁人心脾的浓浓艾叶香弥漫,居民们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活动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共建单位志愿者兵分两组,一组上门入户为辖区困难家庭、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送去绿豆糕、大米、八宝粥等物品,另一组前往驻地武警部队为官兵们送上了粽子、牛奶等慰问品,同时也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
除了各村居,6月21日,翠柏路农贸市场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浓情端午 欢乐粽享”包粽子比武大赛。
活动现场,准备好的粽叶、糯米、红枣等材料被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市场里的商户们围在一起、踊跃参与,有经验的同志现场教学,向大家讲解包粽子的技巧要领,大家按照步骤捋粽叶、填糯米和红枣、压紧实、封口、扎捆,将节日的祝福包裹进一个个饱满的粽子中。伴随着阵阵粽香,大家在欢声笑语中边包粽子边话家常,呈现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现在市场越来越整洁,市场就像我们的家一样,能在端午节前和大家在一起包粽子,感觉非常开心!”翠柏农贸市场商户仇爱玲说道。
“农贸市场作为老百姓最具生活气息的商业场所,我们值此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希望通过包粽子比赛活动拉近市场与商户之间的距离,引导广大商户文明诚信经营,为下一步的文明创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满意,拎得放心,拎出幸福感。
“免费送艾草啦!这是我们贵池本地种植的艾草,送您一株放家门口!”
6月21日上午,许多市民在主城区提前收到了这份五彩线捆扎好的端午小礼品,原来,由池州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民政局、池州市共青团、区委统战部、贵池区共青团、清溪街道与安徽耕一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池州有艾·艾满池城”活动正火热进行中。
当天一早,志愿者们便奔赴主城区大润发广场、一宫两中心、市乡村振兴公司和翠屏苑社区设立了四个免费派送点,精心捆扎好10万株野生艾草,发放给来往市民,同时向大家科普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该活动的其他志愿者则兵分两路。第一组来到了清溪街道翠屏苑社区,为社区15位老人送上节日的礼品及诚挚祝福;另一组则带着节日礼物和温暖祝福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梅村镇高坦敬老院,志愿者们与老人话家常、问冷暖,用欢声笑语填满每一处,“今天特别开心!他们(志愿者)给我们送了吃的喝的,还帮我绑好了艾草,这个端午过得很窝心!”老人们笑容满面的说道。
温暖了梅村镇高坦敬老院老人们的不仅有这些艾草、礼品,还有梅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梅村镇卫生院的志愿者们,他们将自制的鲜美粽子、文艺演出、医疗服务送到了老人们的手中。
“表演的真好,再来一个!”边品尝美味的粽子,边欣赏精彩的舞蹈,在观看完梅村镇高坦社区圆梦舞蹈队带来的扇子舞演出后,老人们意犹未尽,纷纷要求再来一个节目,圆梦舞蹈队积极回应,又为老人们表演了两个精彩的舞蹈节目。
在舞蹈演出结束后,梅村镇卫生院医生们为老人量血压、测心率,同时详细询问和记录老人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嘱咐工作人员要细心照顾老人,认真做好护理服务和情感交流工作。志愿者们也纷纷出动,他们拿起扫把、拖把、抹布,为老人们认真打扫生活区域的环境卫生,并清理墙壁、窗户上的蜘蛛网。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梅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积极参与、社会关心、共筑文明的志愿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