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牛头山镇观山村农业种植基地内,一排排翠绿的辣椒植株长势旺盛,大大小小的辣椒压弯了枝头,十几名群众在基地里忙活,或弯腰采摘,或背筐运送,田间地头不断传来欢声笑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观山村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过去因为种植分散、规模小,近年来,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流转土地580余亩,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农业种植基地。其中,种植二荆条辣椒、小米辣100余亩,亩产5000斤左右,每亩收入约4000元。”观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赵海介绍,现阶段,二荆条辣椒已进入丰收期,平均每天15人采摘,每天产量在3000斤左右。按照现在的行情,预计今年总收入将超过40万元。
“我家有8亩地,以前我们一家人都在种地,父母年纪大了,我也无法出去就业,在村委会的引导下,我把8亩地进行了流转,除了固定的租金收入,还能在蔬菜种植、管理、收获时进行季节性务工,一年多增加了8000元收入,实现了土地加务工的双重收入。”村民叶世清高兴地说。
村级农业种植基地的运营不仅有效将土地高效利用起来,也让群众在发展乡村产业中,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利益分红等方式获利,拓宽了村民致富路。
“观山村农业种植基地常年种植二荆条、南瓜、黑糯玉米等,每年可种植蔬菜4至5季,蔬菜年产量135吨,年产值可达70余万元。发展村集体产业,既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又带动周边的农户一同种植,推动了观山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同步壮大了,吴赵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吴赵海表示,接下来,观山村将持续从优化产业品种、提升技术服务、精细田间管理、畅通产销对接等方面着手,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延伸链条上下功夫,确保辣椒卖得好、卖得俏。同时通过各种信息来源寻找销售市场,切实把“辣椒”做成“一村一品”大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