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麻烦登记一下身份证和联系方式,您卖的菜在种植期间可洒过农药?如果打了农药要确保在7至14天后才能带来销售……”3月21日上午7:30,毓秀门农贸市场二楼越发热闹,市场党支部书记陈诚和同事例行来到二楼的自产自销区,对今天来市场的农户进行信息登记。
过去,在位于秋浦街道九华社区的背街小巷里,总能看到提篮叫卖的农户,不规范的经营秩序时常导致马路交通不顺畅,这里地处主城区中心,巨大的人流、车流量更是加大了管理难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年初,街道、社区两级联合毓秀门农贸市场党支部开展背街小巷市场周边提篮叫卖整治,在市场二楼开设了42个“自产自销区”,点对点规范经营行为,打造党建结对帮扶点,为提篮叫卖的农户们提供固定摊位。“关注群众的实际需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既能给农户解决困难,还能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效,这是一举多得的行为。”秋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小英说道。
针对自产自销区农户流动性大、年龄偏长、经营品种多、无固定位置、无营业执照等特点,毓秀门农贸市场在自产自销区帮扶点增设4个摄像头,做到24小时视频监控全覆盖,并及时收集留存农户身份证信息,定期对农产品抽样检测,为群众放心购物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我家就在城郊,卖的都是自己种的菜,一点农药没打。”当天上午9点半,自产自销区农户张冬菊的摊位已经快被买空了,“以前在外面卖风吹日晒的还不一定能卖完,现在在市场里,每天最晚10点半把菜卖完,菜市场还照顾我们家里条件不好,不收摊位费。”她开心地说道。
陈诚向笔者介绍,这些农户大多家庭条件一般,为了给他们减轻负担,市场免收自产自销区摊位租金,只收取每日几元的卫生清洁费,对于个别家庭存在困难的农户则费用全免。“这个岛台都是来自枞阳的农户,那边是梅里过来的,他们卖完菜都结伴回家。这位奶奶年纪比较大,我们就把她安排在楼梯附近的摊位……”陈诚一一介绍,一项项细心的安排让烟火气十足的市场暖意横流。农户创业增收、市民购物放心、背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小小的摊位更展示了贵池“暖民心”行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带给群众货真价实的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