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贵池90后女孩20天里支援三地流调工作

发布时间:2022-05-04 09:49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5月3日,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徐婧终于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工作岗位上,与她的同事战友们一起,继续为贵池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我是党员,应该冲在前,我愿意去!”3月29日,区疾控中心流调综合组成员徐婧在收到需要工作人员支援淮南流调溯源工作的通知后,便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

徐婧是一名90后青年党员,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在贵池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流调综合组进行流调溯源工作。“一开始什么也不会,打电话给别人也很慌,经常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问些什么,也不太熟悉流调溯源工作的流程,但幸好身边有很多有经验的领导和同事帮助我,我跟在他们后面一点一点的学习。”回忆起刚刚从事流调溯源工作的时候,徐婧最感谢的便是一直在身边鼓励、帮助自己的同事。

如今,经过两年的历练,徐婧早已可以独当一面,快速准确地完成每一份流调报告。于是,一直带着爱心和奉献之心在工作的徐婧,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递交申请、逆向而行,冲上一线。

“我是3月29日晚递交申请的,30日一早便出发了。到了淮南后,我们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放到酒店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回忆起到达淮南的那天,徐婧坦言,虽然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看到淮南冷冷清清的街道时还是怔住了。“这个城市仿佛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希望能和队友一起努力,为城市的‘重启’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徐婧说:“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是我们的铿锵誓言,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

到达淮南后,迎接徐婧和队友的是一份份密密麻麻的人员名单。接下来,徐婧和队友就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详细记录每个人员的行动轨迹信息,梳理每条线索,并且要从繁琐杂乱的信息中抽茧剥丝、顺藤摸瓜,在4小时内完成核心报告,24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

笔者了解,徐婧和队友们流调的都是确诊病例,必须在最短时间确定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您家有几口人呀?”“您出门的时候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是否佩戴口罩了?”“您是什么时间到达这个地方的?麻烦您仔细回忆回忆。”……类似这样的问题,徐婧早已烂熟如心,每天都要重复询问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但徐婧说,询问这些问题不是最难的地方,最难的是如何让电话那头的流调对象准确回忆。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记忆会出现偏差,但流调中不允许有任何偏差或遗漏,所以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核实,交叉印证。“刚来的时候,我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流调对象年纪偏大,口音问题我不太能听懂,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当谈起自己遇到的困难,徐婧表示,无论沟通的阻力有多大,都从未想过放弃。当遇到交流困难的老年人时,她便想办法联系上老人的子女核实信息或是通过公安协助核查相关信息。

每一次看到自己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每完成一份流调溯源报告,徐婧便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那段时间,对于徐婧来说,通宵达旦是工作的常态,但她毫无怨言,每流调完一名人员后,反而觉得心里更踏实,所有的疲惫也似乎得到了缓解。“我们要‘跑’过病毒,这样才能快速阻断传播途径。”

支援淮南结束后,4月5日,徐婧及队友又直接赶往六安市金安区进行支援。4月11日,在金安区情况好转后,他们又转战六安市裕安区。4月20日,徐婧结束了在六安市裕安区的支援工作回到了贵池,当时正在接受隔离观察的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了。“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是我们每个流调工作人员矢志不渝的初心与使命,我最近几天在工作群里看到我的同事们半夜还在加班,我很期待结束隔离之后和他们一起‘战斗’!”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徐婧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精神在战“疫”一线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谱写着青春华章,展现了一名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正是有着无数个如徐婧一样的“逆行者”,才筑起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疫情“防护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此轮疫情定能早日散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