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林水相依颜值高——贵池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及绿化提升纪实

发布时间:2020-06-19 09:35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刘喜枝 浏览:
字号:

一碧江水,两岸葱茏。近年来,贵池区通过靶向发力,顺应自然,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及绿化提升,筑牢长江沿线绿色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素有“贵池西大门”之称的牛头山镇毗邻长江,与安庆隔江相望。6月9日,笔者走进了位于池州港牛头山港区的长九码头,这个年吞吐量达6000万吨的年轻码头,是国内内河单体规模最大的专用码头。
  站在码头的防洪堤坝处可以看到,长九骨料正通过这个码头运往长江中下游各城市,服务于长三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码头现场,没有砂石外泄,目及之处,一片葱郁和洁净。
  经前期谋划,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今年春天,码头其中一处占地12亩的废弃堆场被改造成了成片的柳树林。“原先这里脏乱,影响了长江岸线的生态环境。”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每亩42株,在堆场上一共栽种了500多株柳树苗。这些柳树的栽种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法,通过在水泥面上钻机打洞的方式让柳树的根系得以汲取深层土壤的养分,同时在剩余裸露的水泥面上覆盖上一层土壤,洒上草籽,眼前这一片片新绿,让人心旷神怡。“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企业绿色发展,同时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长江岸线生态环境的保护。”
  池州高新区前江产业园位于牛头山镇境内,园区紧邻长江夹江,拥有长江岸线约3公里,是区委、区政府按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定位搭建的重要发展平台。一直以来,园区的环保工作备受关注,如何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前江产业园通过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从源头上进行把控,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同时聚焦水、气、废等关键领域污染治理,加强执法监管,深化污染防治。完成生活区雨污分流改造和钢厂污水纳管工程,切实做到污水应收尽收。正是由于严把环保关,摒弃了过去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思路,园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池州高新区前江产业园财政收入4.3亿元。
  一个个绿色发展的鲜活案例,是贵池区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生动写照。据了解,贵池区拥有76公里长江岸线,自去年4月份以来,全区积极开展长江贵池段“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地落实”专项攻坚行动,着力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通过岸线绿化提升、沿江企业绿化以及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建设内容,大力整治长江沿线生态环境,进一步构建皖江绿色生态廊道。
  今年以来,全区对沿江江堤内外两侧进行全面实地调查,开展补漏补差、绿化提升行动,最终落实10个绿化提升点(段),涉及牛头山段、前江园区段、江口段、梅龙段以及乌沙段,总植树面积107.7亩,栽植芦苇面积61.45亩,现已全部完工。截至目前,沿江各镇街道和池州高新区前江产业园积极行动,先后完成长12.8公里的长江绿化林带,新建和提升绿化面积达3700多亩,长江一公里范围内植树造林达5000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