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文件库 >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名称: 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池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文号: 贵政办秘【2022】41号
成文日期: 2022-05-11 发布日期: 2022-05-13
政策咨询机关(起草人): 贵池区科技局 咨询电话: 0566-2022565
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池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13 18:05
来源: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1276
字体大小:[||]

贵政办秘〔2022〕41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天湖风景区、池州高新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贵池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贵池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

(2022—2025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指示 精神,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以下简称《科 学素质纲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全民科 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皖政 办秘〔2021〕121号)、《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 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 知》(池政办秘〔2022〕35号)和《贵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有关要求,奋力实现我区2025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稳步提升,到  2025年超过13%。地区、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科  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二、 重点任务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引进科普资源到校开展课后服务,组织学生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联合加强学校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聚焦基层需求,每年邀请省市科技(科 普)志愿服务专家开展进校园巡讲活动。( 区教育体育局、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2. 着力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组织参加英才计划、青少 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等活动,鼓励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校园科技节等活动。(区教育体育局、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3. 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 过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 识和技能培训。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 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 深入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区教育体育局、各镇街道负责)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 育高素质农民1400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50人次。开展 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等级认定500人次。深入开展“徽姑娘”技 能培训等活动。广泛发动基层群众积极参加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区农业农村局、区妇联、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2. 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选认力 度,坚持双向选择、按需选认、精准对接,到2022、2023、2025 年,在基层开展服务的各级科技特派员分别达到70、90、130名以上,逐步实现全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涉农行政村全覆盖。扩大选认范围,打破行业、单位、地域、身份等限制,不拘 一格选认科技特派员。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展科技示范,积极培育农村产业带头人,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科技小院。(区科技局、区科协、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开展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题宣传活动。开展“中国梦 · 劳动美 · 贵 池篇章”“贵池区最美职工”“巾帼建功”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劳模工匠“五进”活动等主题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区总工会、区妇联、各镇街道负责)

2. 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 赛,建设贵池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开展“小发明、小创造、 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培养选树贵 池工匠、贵池金牌职工。到2025年,全区技能人才达4.5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区总工会、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道负责)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开展老年人科普宣教活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依托老 年大学、社区科普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等,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 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加强老年人健康 科普服务,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推动老年 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利用各类媒体,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2. 实施银龄科普行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充分发 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优势,着力打造 “科技点亮未来”科普活动品牌。(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将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区委党校教育培训内容。(区委组织部负责)

2.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任职考察中落实科学素质有关要求。(区委组织部负责)

(六)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1. 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区级科技计划项目承担 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在推荐科技奖评定中列 入科普工作指标。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创新基地考核。(区科技局负责)

2. 促进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推动各类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多 种形式科普活动。(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七)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1. 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增加科学传播内容、增设科普专栏,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引导主流媒体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加公 益类科普节目的策划和宣传。鼓励引导团队及个人利用微信、抖 音、快手等,形成数字化科学传播矩阵。加强科学与文化艺术融合,培养打造“科普网红”。(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2. 推进智慧科普建设。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科普,支持建设 人工智能科技传播中心。做好“科普中国”落地建设,搭建科学 传播网络平台和科学辟谣平台。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与智慧 教育、智慧社区等深度融合。(区数据资源局、区教育体育局、区民政局、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 聚力现代科技馆体系。充分利用市科技馆科普资源,引 导公众参观、实践。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不少于1场次,每年配合市科协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不少于4场次。(区科协、区教育体育局、各镇街道负责)

2. 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深化区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活动。 到2025年,累计创建各级科普基地15家以上、省级科普教育基 地3家。鼓励利用工业遗产和闲置淘汰的生产设施等,建设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安全体验场馆和科普创意园等。(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负责)

(九)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 提升平战结合应急科普能力。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应急宣传相统一,推动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有效开展传染病防 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 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突发事件状 态下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 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应急管理 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健康委、 区应急局、区教育体育局、区气象局、区地震局、区总工会、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2. 夯实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积极组织创建市级科普示范单位。开展“科普惠民乡村行”“智 爱妈妈行动”“农村少儿爱科学”等活动,每年每项活动不少于 2场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双 创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公众科学日、世界地 球日等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大力推 进全民绿色低碳行动,增强全民绿色低碳意识,助力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 区发展改革委、 区科技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 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地震局、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十)基层科普队伍建设工程

1.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新 媒体科普、科普研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基层教 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机构负责人作用,引领带动中小学自然科学类教师、农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组织参加省市优秀科普作品评 选、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青年科普创新实验 暨作品大赛等。开展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区教育 体育局、区科技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农业农村局、区融媒体中心、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2. 完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广泛动员学校、医院、科研院 所、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到2025年,全区累 计注册成立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80个,累计注册科技(科 普)志愿者超过4000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过800次。(区科协、各镇街道负责)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负责《科学素质纲要》及省、 市、区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要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当地经济社会  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  实施方案任务分工,将重点任务列入本部门本系统年度工作计 划。区科协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及省市区实施方案。

(二)保障经费投入。 各镇街道要确保科普经费投入,保障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开展。区财政根据财力情况和科学素质建 设实际需要,将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经费投入 水平。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和现 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加强科学素质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科学素 质纲要》及省、市、区实施方案的学习宣传,突出弘扬科学精神 和科学家精神,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 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要大力宣传在科学素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 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营造更加浓厚的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