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组配分类
发布机构
主题分类
名称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天湖风景区、池州高新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贵池区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贵池区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建设实施方案
为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水平,夯实森林防火基层治理基 础,充分发挥林长制优势,扎实推进全区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 构建“权责清晰、条块结合、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森林防火 工作机制,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国森林防火网格化 管理试点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23〕64号)和《池 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池州市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建设实施方 案的通知》(池政〔2024〕1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深化林长制改革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及“防未、防危、 防违”“打早、打小、打了”的全链条管理,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重大风险,推进全区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按照“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层层压实各级林长责任,落实地 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责任制度,细化落实保障措施。
2.坚持全面覆盖,职责到人。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 域覆盖的要求,实行全方位、全时段、全环节管理,将防火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责任明确到人。
3.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根据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 资源分布状况和火灾发生情况,按照林长制划定管护区域,结合地型、地貌特征,分区分类施策。
4.坚持科技支撑,高效防控。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信息化水平,建立信息畅通、协调联动的森林火灾预防和处置机制。
(三)工作目标
以深化林长制改革为统领,健全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 实现“定格、定人、定责、定图”,构建起“区、镇街、村居” 三级森林防火网格化体系,着力打通镇街、村居两级和森林经营 单位等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提升森林防火规范化、精细化、 信息化水平,将宣传教育、火源管理、隐患排查、联防联控、设 施建设等职责一并纳入网格,通过一格一长、 一格多员、 一员多 责的形式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切实做到“火有人防、事有人管、责有人担”,确保全区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5%以内。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组建防火网格
一是区划网格定人。结合各级林长责任区划分和有防火任务的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划定三级森林防火网格。网格组建包括网格负责人、网格成员、网格员,网格负责人由各级林长担 任,网格成员由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和“一林一警”责任民警、“一 林一技”科技人员担任,网格员由村民组长、重点部位护林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等担任。
二是明确网格责任。网格负责人负责统筹开展森林防火各项 工作,指导监督网格成员、网格员落实森林防火宣传、火源管控、 隐患治理等工作。网格成员、网格员负责网格区域任务落实,履行相关职责。
三是做好落图公示。在森林防火信息化系统中落图网格划分 和网格人员信息。在林长责任区域的显著位置设置公示牌,接受 社会监督。(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 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 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落实,不再列出)
(二)做好综合防控治理
1.加强火源管理,提升网格源头治理能力
(1)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一是在林区公路、铁路、输 配电线路、油库沿线和进山路口、重要节点,各类自然保护地、 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网格,全面增设防火宣传标志;二是常态化开 展森林防火“五进”和3月、10月宣传月及重要时间节点防火 宣传活动;三是严格落实野外用火审批、违法违规用火行为有奖 举报制度和打击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行动,曝光野外违法违规用火典型案件,强化以案释法、以案促教,提升群众防火意识;四是在村级网格全面推广“森林防火+村规民约”的群防群治做法; 五是推进森林防火知识进中小学和幼儿园课堂,结合防火宣传月 等集中开展森林防火一堂课、 一封信、 一篇作文、 一份手抄报、 一份宣传册、 一次主题班会的“六个一”安全教育活动;六是宣 传《禁火令》《林长令》。(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2)加强林区安全管理。 一是全面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以及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重要目标、区域风险隐患台账, 对重点人群落实包保责任;二是加强集语音提示杆、视频监控等 为一体的智能防火检查站建设;三是推广应用“防火码”;四是 每年进入防火期前,各镇街组织对重点地段、重点部位及重要目 标周围的火灾隐患进行清理。(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应急管 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2.加强火情预测,提升网格预警监测能力
(3)开展火险综合研判。加强森林火险因子综合监测与气 象信息的有机结合,综合评估致灾自然条件,科学研判火险等级, 提升监测预警精准度。( 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区林业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4)健全靠前驻防工作机制。加强防扑火资源调配,科学 部署人员、力量、装备,建立形成镇街级30分钟、村居级(森 林经营单位)20分钟内的“叫应”反馈机制,着力提升应急响 应能力。(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3.及时发现火情,提升网格科技支撑能力
(5)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森林防火指挥平台建 设,整合现有智慧资源,实现火情“预警—识别一研判一处置” 全程线上调度,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 责任单位:区应急 管理局、区林业局、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6)强化火情监测。加强人为活动频繁、重要设施周边、 火情易发多发等区域的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集林情、社 情、民情、用火特点、农事规律、防火基础设施等森林防火基础 网格单元数据档案库。(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林业局、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4.迅速扑灭小火,提升网格早期处置能力
(7)健全扑火队伍。 一是加强镇街森林消防半专业及风景 名胜区、有森林防火任务的自然保护地专业防扑火队伍建设,森 林防火重点镇街建设不少于3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所辖森林 防火重点村居建设不少于1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确保对火险 火情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处置;二是加强对区级森林消防专业队 伍和镇街、村居半专业队伍、护林员队伍、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常 识学习、安全技能培训,按照“一岗多能”的要求,组织开展紧 急避险训练和实战演练,提升森林防扑火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完 善青贵石九联防联控机制,谋划共建防火队伍,开展联合训练演练,实现“无火共防、有火共扑”。(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林业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消防救援大队)
(8)推进装备建设。 一是按照分级储备、高效处置的原则, 加强区、镇街、村居、有森林防火任务的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 区、森林经营单位等网格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全面优化物资储 备品种结构,加强队伍机械化装备配备;二是持续推动重点区域 镇村级网格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明确重点镇街、村居装备配备 标准。( 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林业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财政局)
5.坚决防范大火,提升网格综合基础能力
(9)做好综合治理。按照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 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新造林地达到200亩及以上的,按照“四个 同步”要求建设防火设施,形成防火阻隔体系。加快火情易发多 发区域林相更新改造,持续降低林缘等重点区域可燃物载量。有 序开展防火道路与农村公路共建,构建城镇、居民区、学校等重 点区域与自然阻隔、工程阻隔、生物阻隔相结合的闭环防线,提 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10)实施引水上山。实施引水上山工程,加快防火重点部 位蓄水池、取水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铺设消防管道和配 置防火水管、消防栓,提升网格以水灭火处置能力。(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将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建设实施情况纳入林长制工作重点定期调度,全面落实网 格管理任务。(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二)加强协作配合。各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要牢固树立责 任意识,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对网格负责人、网格成员、网格员 开展系统培训,提升网格化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区林业局,配合单位:区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三)加强激励措施。将推进森林防火网格管理建设工作纳 入全区林长制考核,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机制。(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配合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