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贵池区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池州市第十中学 > 劳动教育

池州市第十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阅读次数:127 次 来源:池州市第十中学 发布时间:2024-10-29 09:55
【字体大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我校特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充分落实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实践为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教育实效,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实践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通过长期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实践带领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充分做好家校共育,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创立家校合作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参与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一) 落实实践体验,坚持育人导向。
    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自己动手实践为基本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成长需求,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 注重创新探索,体现时代教育。
    劳动课教学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课程内容要常改常新,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开设劳动技术课,职业体验课和劳动法律专题课等多样课程,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 多科协力合作,多面评价反馈。
    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课程与活动优势,与美术、综合等课程有机结合,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相配套,打造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劳动课程。建立学生劳动实践动态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注重情感和态度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客观评价劳动教育成果。
    (四) 结合本地文化,开展特色活动。
    劳动教育要体现地方特色文化,与校园文化传统相结合,综合结合省情教育,德育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校本课程相关内容,通过科技文化节等传统活动平台展示成果,打造“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展示”三位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1. 打造劳动教育工作团队,健全组织,明确分工
    成立劳动教育工作组,由校长担任工作领导组组长,负责总体工作;教导处、总务处和综合健康备课组主导课程体系建设,其他相关科目备课组辅助完善课程;德育处、团委和学校各年级组组织开展专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年级组和德育处负责劳动教育过程评价与记录,教导处、团委负责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与宣传;全校各相应科任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实施。
    把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压实责任链条,做到人人有责,各司其职。职责分工要清晰,要把管理责任进一步压实,制订重点任务清单,理清责任链条,明确责任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组长制定管理方案,全面负责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副校长参与制定管理方案,负责各项管理措施的检查考核。
    2. 打造劳动教育课程
    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打造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日常教学以综合健康课为课程主体,采用日常劳动课程形式,开展个人居家生活劳动,日常家务劳动,居家手工创作劳动等知识教育。日常家庭家务类课程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家庭实践课。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卫生清扫劳动机会,抓住打理植物、清扫落叶、扫雪等季节性特殊劳动机会,建立校园内劳动实践课堂,打造全面完善课程体系。融入劳动教育要素,让劳动教育渗透至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
    3. 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做爸妈的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如自己烧饭、自己做好个人卫生、自己上学等。
    4. 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5. 校成立校园文明纠察队,监督和维护校园环境和文明建设,在校期间各班级由班主任组织安排学生早上,中午打扫环境卫生区。
    6. 劳动教育工作团队成员坚持每周五班级卫生大检查活动,并进行公示。
    7. 每学年底劳动教育工作团队开展文明卫生班级评选活动,对优秀班级予以表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