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2003285638T/201911-00062 | 组配分类: | 救助审定 |
发布机构: | 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名称: | 2019年梅龙街道抗旱救灾工作情况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19-11-12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今年7月以来,因雨水偏少,旱情严重,给我街2.5万亩农作物带来严重影响,并造成郭港社区3个村民组465人井水干涸。针对旱灾持续蔓延的态势,街道主动作为,及时发现和化解问题,努力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一、严把底数摸排关,及时掌握旱灾实情
为解决旱情,我街早动员、早部署,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中旬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过问并调度抗旱工作。一是抓调度。通过街道党工委扩大会议、机关工作例会、安排联系村干部到村指导抗旱等方式,及时调度掌握和推进全街抗旱救灾工作。二是抓摸排。督促15个村居全面摸排村组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情况,及时听取群众诉求,掌握村组旱灾情况。三是抓应对。要求各村(居)积极主动、发动群众,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认真做好抗旱工作。。
二、严把问题解决关,努力降低旱灾损失
为确保中、晚稻保产保收,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可用水源,采取科学的引水、提水方式,将旱灾损失降低到最小。省《经济生活》频道以《池州:农作物喝上“长江水”,村居用上“及时水”》为题,对我街抗旱救灾工作作了正面典型报道。
(一)保障群众生活用水。针对郭港社区方冲、西畈、江冲3个村民组465人饮水和生活用水困难问题,街道和社区密切关注,一方面,每天安排两辆送水车上门送水到户,首要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安全;另一方面,积极对接自来水公司尽快启动供水管网改造项目,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
(二)多方提水灌溉。针对生产用水问题,街道及各村居多综合施策。一是郭港社区购置水泵和电缆,进行多级提水,将3个村民组的山塘灌满,以满足生产用水需要。二是沿江村居分别在梅龙站、江墩站、双惠站、大同站等4个排灌站外江筑坝,利用二级提水方式进行提水灌溉。街道采取先购置后补助的方式来解决抗旱设备、资金不足问题。三是丘陵区的村居加强山塘水库的管理,采取村居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统一调度。四是各村居利用一切可用水源,进行农田抗旱保苗工作,如建华村利用西岔湖水源,在其泄洪渠筑坝进行多级提水,满足大石片2千余亩农田灌溉;祠堂村利用西岔湖水源和一级提水站进行提水灌溉。
(三)持续开展塘库沟渠清淤整治。各村居利用良好的施工天气,并结合区级安排的山塘水库清淤资金,对急需清淤的山塘、沟渠进行清淤整治。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清淤塘库渠30座(其中山塘25座,水库1座,沟渠4座),其中区级安排资金32万元,水库清淤整治1座,山塘清淤整治11座。
三、严把隐患消除关,做好长期抗旱准备
11月8日区抗旱救灾专题会议后,11月9日上午,街道召开了抗旱救灾专题会议,联系村领导及干部下村指导抗旱工作,对各村抗旱救灾和塘库沟渠清澈再次摸底排查,下午召开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会,针对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步工作要求。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出台《梅龙街道抗旱救灾工作方案》,调整了抗旱救灾暨基本农田建设指挥部成员,建立了联系村领导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包户、水利站联络协调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解决困难。坚持多方提水、蓄水,坚持塘库沟渠清淤整治,坚持督促指导解决问题,确保抗旱保饮水、抗旱防火灾、抗旱防疫情、抗旱夺丰收的“四抗”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农、林、畜牧等方面旱情损失。三是协调解决问题。一方面,因九华河水位太低,目前沿九华河丘陵区的新龙、观前、园林可利用的水源较少,如果旱情持续,人民群众的生产用水将存在较大隐患。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短缺,山塘水库、沟渠的清淤整治工作不能全面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