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2003285531F/201911-00015 | 组配分类: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发布机构: | 贵池区涓桥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名称: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涓桥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19-11-05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贵池区涓桥初级中学是2012年7月由涓桥中心学校拆分后成立的独立法人单位。我校按照贵池区人民政府要求,实施贵池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现就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地处贵池区郊、318国道旁,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办学的理想场所。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22人,教职工59人,教师合格率100%。我校是贵池区农村第一批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2016年我校被评为贵池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学校。学校校舍建筑面积6748㎡,;运动场地面积为2700㎡;学校图书室藏书6700多册;教学用计算机55台,;接入互联网宽带200Mbps;学校现有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室各一个,实验室总面积270㎡,多媒体教室座位数达到374个。
二、工作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根据贵池区政府《 “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文件,学校制定了《贵池区涓桥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二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觉接受区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及督学的监督、评估、检查、指导。
(二)促进机会均等
一是,严格执行适龄少年儿童免试就近入学等规定,严格按照《贵池区中小学招生方案》开展招生工作。
二是,对片区内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实行“零障碍”,对困难学生给予经济救助和学习辅导。在校生年巩固率达97.6%。
三是,均衡分班,均衡配备教师。
四是,满足三残儿童随班就读需求,不歧视,不设障,给予关爱。
五是,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区、片、校三级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
六是,通过 “班班通”,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水平,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三)保障经费投入
一是,合理使用生均公用经费,对逐年增长的生均公用经费严格实行预决算,确保经费用到实处。
二是,用好建设资金,新建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地顺利完工,各班都安装了班班通,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是,落实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保证了教师全员接受培训。
(四)强化师资配置
一是,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用好绩效工资,努力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交足教师医疗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保持与区直机关公务员同一标准。
二是,教师学科、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体育教师按规定配齐,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教师能满足教学要求。
三是,根据贵池区政府制定的《贵池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及交流管理办法(试行)》(贵办发〔2014〕5号)、《贵池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交流管理办法(试行)》(贵办发〔2014〕4号)精神和贵池区教育局制定的《贵池区中小学校长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交流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贵教〔2014〕77号)等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贵池区涓桥中学教师交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已经形成,交流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五)强化质量管理
一是规范课程管理。按照国家规定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开齐开足课程,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
二是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25条,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7小时、学生家庭作业不超过1.5小时、“一教一辅”等规定,改变以“分数”(学生文化课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无利用节假日、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有偿补课现象,无乱订滥印教辅资料现象。
三是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年举办一届学生运动会,坚持开展体检体测工作,学生体育竞技水平名列贵池区农村中学前茅,2016年贵池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得镇街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五的良好成绩,2018年贵池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得镇街男子组第二名的良好成绩。
四是重视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配备保安1人,安装摄象头11个,每学期上好“安全第一课”,应急疏散演练每学期开展两次,天天宣讲安全一日常规,周周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月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安全无事故。
五是加强德育教育。学校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文化长廊、专题德育讲座、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今后,我们将本着“以人为本,质量立校,全面发展”的理念,着力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即着力抓好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使学校向教学现代化、教师专业化、管理科学化方向发展,努力把我校办成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