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索引号: 032847231/201301-00038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 其他
名称: 贵池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3-01-30
贵池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1-30 15:46 来源: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贵池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贵池区统计局
 (2012年1月30日)
 
201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强区富民、率先崛起”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攻坚克难,扎实苦干,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599620万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4529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58438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606653万元,增长9.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24064元,比上年增加4552元。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8:44.3:40.9调整为14.7:47.4:37.9,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
增长%
生产总值
1599620
13.0
第一产业
234529
4.6
第二产业
758438
18.7
工业
568438
17.5
建筑业
190000
22.7
第三产业
606653
9.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9430
10.3
批发和零售业
55676
12.5
住宿和餐饮业
49953
12.7
金融业
60073
7.4
房地产业
97422
1.5
营业性服务业
101624
14.7
非营业性服务业
172475
10.6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9231公顷,比上年减少118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457公顷,扩大2163公顷;棉花种植面积7175公顷,扩大62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406公顷,扩大35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311318吨,比上年增加5985吨,增长2%;油料产量36745吨,增长30.6%;棉花产量8930吨,增长9.6%;蔬菜产量100411吨,增长1.9%。
年末全区生猪存栏155223头,比上年增长4.1%;全年生猪出栏263546头,增长1.5%。肉类总产量34128吨,增长1.0%;禽蛋产量16211吨,增长5.9%;水产品产量57100吨,同比增长13.1%。
2011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37.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4%。农用拖拉机27113台,增长3.6%;农用运输车1660台,下降10.5%;排灌动力机械23658台,增长5%;联合收割机733台,增长13.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8795吨,下降1.4%;农村用电量14450万千瓦小时,增长1%;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46.16万亩。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减(%)
粮食
311318
2.0
棉花
8930
9.6
油料
36745
30.6
其中:油菜籽
35906
31.3
蔬菜
100411
1.9
水果
22468
—3.0
茶叶
915
11.9
蚕茧
30
—18.9
三、工业 、交通、建筑业
2011年,全区8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4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1.8亿元,增长26.1%;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11亿元,增长27.2%;其他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0.46亿元,同比增长47.1%。完成重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25.9%;轻工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28.1%。
全区24个工业行业中有22个保持增长。其中产值超5亿元行业5个,较去年增加2个,全年共实现产值45.86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53%,同比增长47.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8亿元,增长4.9%;实现新产品产值4.01亿元,同比增长220.2%。
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减(%)
铁矿石原矿量
225175
95.5
铜金属含量
2996
16.5
大米
34798
6.6
食用植物油
15061
206.6
白酒
千升
6598
108.3
啤酒
千升
33870
—19.2
精制茶
7438
13.8
机制纸及纸板
43841
25.0
水泥
万吨
35.76
—12.9
钢材
万吨
42.23
39.9
金属切削机床
23074
210.9
轴承
万套
652
3.5
民用钢质船舶
载重吨
164073
279.8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9791
13.8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23.25%,比上年提高97.45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57.7%,实现利税10.12亿元,增长152.7%,其中利润6.9亿元,增长243.2%。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如下: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1
2010
工业经济效益指数
%
323.25
225.80
总资产贡献率
%
25.10
14.53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78.57
151.70
资产负债率
%
53.55
61.67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4.38
4.18
成本费用利润率
%
8.97
3.89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248113
161888
产品销售率
%
96.44
95.42
2011年,全区完成货物运输量837.9万吨,同比增长71.2%,货物运输周转量3842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6.9%;旅客运输量36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8.8%,旅客运输周转量10610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89.5%。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1.02亿元。完成村村通水泥路连接线工程26.4公里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18.75公里、通乡油路工程19.7公里、渡改桥3座、危桥改造6座。
47户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38.52亿元,同比增长5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5%;房屋竣工面积15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40.9%。其中,城镇投资24.5亿元,增长35.2%;农村投资32.1亿元,增长22%。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09亿元,同比下降82%;第二产业投资53.4亿元,增长44.6%,第三产业投资49.7亿元,增长38.8%。从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46.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6亿元,增长61.7%。商品房销售面积108.1万平方米,增长6.8%;商品房销售额48.9亿元,增长32.1%;
五、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分区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6.6亿元,增长15.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5亿元,增长14.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7亿元,增长49.5%,零售业零售额36.3亿元,增长10.4%;住宿业零售额5995万元,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7.5亿元,增长14.5%。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8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3.9%,其中出口5182万美元,同比增长197.3%,进口649万美元,同比增长268.8%。
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58个,实际到位资金65.12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其中省外投资项目104个,到位资金42.27亿元,增长35.2%;市外投资项目54个,到位资金22.85亿元,增长128.2%。实际利用外资2017万美元,增长12.2%。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0.9万人次,同比增长36.4%,其中境外游客13万人次,同比增长43.6%;实现旅游总收入5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8.7%。
六、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97亿元,增长37.3%;中央财政收入3.71亿元,增长39.4%。全年共完成各种税收收入10.55亿元,增长35.7%。全年财政总支出21.39亿元,增长39.1%。
年末全区区域范围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5.61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3.78亿元,增长28.2%;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223.95亿元,增长27.9%。
七、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
2011年,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15个、专利申请数302件、专利授权数152件。
2011年末,全区共有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7894人;普通中学39所,在校学生41583人,其中:高中8所,在校学生16834人,初中31所,在校学生24749人;小学170所,在校学生42284人;幼儿园70所,在园儿童15491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139人。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2011年末,全区共有文化艺术团体7个,文化站17个,农家书屋158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1家。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
2011年末,全区医院、卫生院34家,实有床位203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223人。全年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49.72万人,参合率达99.5%。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人口66.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34.1万人,女性人口为32.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607人,出生率为8.43‰;死亡人口2745人,死亡率为4.13‰;全年净增人口2862人,自然增长率为4.3‰,比2010年上升了1.67个千分点。
2011年,全部职工人均工资36570元,比上年增长1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25元,比上年增长18.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2%;农民人均纯收入7336元,增长1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8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2.8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5平方米。
全年新增就业51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3%。2011年,有21355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130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8501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1297人,比上年增加697人。全年有30516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93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577人。农村集中五保供养人数2398人,集中供养率为65.8%。
 
注:1、本公报中11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10年为同口径调整
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
长幅度按2010年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划分标准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调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投资”。表中2010年数据均作同口径调整。
5、1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含市直商贸企业数据,同期为同口径调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