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街道2025年防汛抗旱救灾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为便于街道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及广大群众更好地理解《秋江街道2025年防汛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秋办字〔2025〕26号)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现就相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 出台背景与目的
为何制定? 我街道地处秋浦河、长江、木闸河交汇处,防汛堤段全长超24公里,防汛抗旱任务艰巨。为有效应对2025年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包括台风),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规,结合本街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核心目标是什么? 实现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确保遭遇标准内洪水时安全度汛,遇超标准洪水时有对策,确保发生旱情时生活生产用水有保障,确保台风影响期间有效应对。核心原则是“迎战超标准洪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 主要内容解读
(一) 组织指挥体系
领导机构: 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是全街道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机构,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
办事机构: 指挥所办公室设在街道党政办,负责日常事务、沟通协调、信息处理等。
工作组设置: 下设纪律检查组、后勤保障组、维稳综治组、灾情勘察组、工程技术组五个专项组,分工负责监督、物资、治安、核灾、技术等关键环节。
部门职责: 明确了水利站、财政分局、农业中心、卫生院、电信、供电所、学校、派出所、公路站、人武部、宣传部门等十余个街道直属单位在防汛抗旱期间的具体职责,构建了齐抓共管的责任网络。
(二) 应急响应机制
分级响应:
设防水位(13.6米): 指挥所组织巡查。
警戒水位(15米): 街道副指挥长带队上堤,“四队人员”(巡逻队、水手队、抢险队、打桩队)落实,物资到位,加强值班巡查。
保证水位(17.2米): 指挥长亲自上堤指挥,全员到位,备足物资,服从区防指统一指挥。
信息报告: 严格执行灾情半小时内初报、定期续报、紧急随时报的制度。强调“零报告”制度(有灾报灾,无灾报安),严禁漏报、迟报、瞒报、虚报。
先期处置: 一旦发生险情,各村(居)、有关单位需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迅速报告。
(三) 关键救援措施
人员转移安置:
谁来决定转移? 由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分析研判后确定转移对象和去向。
如何转移? 分“预先转移”(老弱病残及贵重物品)和“正式转移”(除抢险留守人员外的全部人员)。
转移去哪? 沿堤8村→撤离至秋江圩堤顶;圩心6村→沿318国道或贵茶公路撤离至秋浦办事处和涓桥镇境内山岗。
谁来组织? 所在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灾情管理: 由民政事务所牵头负责查灾、核灾、报灾工作,确保数据准确,争取上级支持。
物资保障: 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和调度,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应急保障: 预案启动后,将迅速为灾区提供生活(食宿衣被)、交通通讯、抢险救灾、医疗救治、社会治安等全方位保障。
(四) 专业队伍建设
四支队伍: 每村(居)均需组建 巡逻队(负责巡查险情)、水手队(负责闸站险情摸查)、抢险队(以基干民兵为主体,负责抢险)、打桩队(负责技术性抢险)。
队伍要求: 人员名单登记造册,明确职责,进行培训和演练,根据不同水位情况上岗待命。
(五) 灾后恢复重建
灾后将立即着手开展生产自救,包括排涝清淤、田间管理、社会捐助、劳务输出、水毁工程修复(住房、交通、水利、学校等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 执行要求与纪律
绝对服从: 灾情发生时,所有单位、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尽职尽责: 各成员单位及村(居)必须恪尽职守,及时报告并落实各项指令措施。
生命至上: 坚持“先人后物”、“救人第一”的原则,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宣传动员: 加强对易受灾区域群众的宣传,使其熟悉转移信号、路线、安置点,主动配合转移工作。
严肃追责: 对因工作失误、拒不执行命令或灾情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准确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总结:
本预案是指导秋江街道2025年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体系完整、责任清晰、措施具体。全街道上下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熟悉自身职责,加强应急演练,确保预案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共同筑牢防汛抗旱的安全防线,平安度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