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环保项目专项资金申报、使用、管理
索引号: 11341800MB1E42862W/202411-00003 组配分类: 环保项目专项资金申报、使用、管理
发布机构: 贵池区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11-11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阅读次数: 来源:池州市贵池区生态环境分局 发布时间:2024-11-11 15:38
【字体大小: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有关要求,贵池区钢铁企业积极落实超低排放改造,降低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2023年度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第二批)涉及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已于202312月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发挥了积极的环境效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在现有2180m2烧结机废气满足环评、排污许可证及《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5-2012及其修改单中相关排放要求的基础上,对废气净化设施进行技改升级,新增两套SSC-M干式超净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装置,新增两套SCR脱硝装置,改造完成后烧结机废气排放满足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19428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烧结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二)项目绩效目标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现已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可实现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3050毫克/立方米(基准含氧量16%),每年可实现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削减量分别达106.5 t/a670.2t/a1480.2t/a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主要是通过分别对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的“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绩效目标执行偏差和管理漏洞,分析预算执行进度慢、绩效水平不高的具体原因,进而提出积极可行的评价建议和纠偏措施,确保项目支出预算按计划、按进度、按规定有序推进实施,确保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

绩效评价对象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

绩效评价范围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预算资金执行情况的评价。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此次自评秉承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评价原则,严格按照区财政局制定的考评方法和细则,收集被评价项目的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计算复核。在形成评价结论后,按照绩效评价工作要求认真严谨细致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按区财政局相关文件要求,量化分级管理,对涉及项目的相关文件进行了学习与分析,并制定项目评价实施方案,设计绩效评价体系,报财政局审核后组织实施。采取听情况、问问题、看账目,对社会公众调查等形式开展考评。根据收集资料和现场考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根据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分,最终形成综合性书面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可实现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各项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表现为:通过采用先进废气治理工艺等工程措施,有效降低项目实施单位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为实现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效益显著。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本项目决策依据符合年度工作计划,根据需要制定实施规划,决策符合程序,并履行相应手续;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资金使用合理合规。

(二)项目过程情况:项目涉及所有工作全部按照时序推进,并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项目产出情况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现已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根据在线监测数据显示,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满足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3050毫克/立方米(基准含氧量16%);参照改造前排放浓度,经测算,预计每年可实现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削减量分别达106.5 t/a670.2t/a1480.2t/a

(四)项目效益情况。通过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的补贴支持,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经济压力,激励企业持续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