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
现将《贵池区殷汇镇2023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于2023年3月31日前报殷汇镇农办。
联系人:吴成德, 电话:18656681290
邮箱:752107182@qq. com
附件: 《贵池区殷汇镇2023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关于《贵池区殷汇镇2023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送审稿)》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及依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 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办发〔2017〕27号)文件和《贵池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按照《贵池区2023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贵农工办〔2023〕6号)要求,结合我镇改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送审稿)。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送审稿)》共分6个部分。
1.目标任务。2023年区农业农村局下达我镇750户改厕任务,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将改厕任务分配给杨桥村、马草深村、五里村、读山村、殷汇村、汇丰村、肖滩村、河东村、龙山村、龙庄村、石城村、长庄村、旧溪村、灌口村、沧埠村、东溪村和联丰村等17个村。
2.完成时限。2023年9月底全面完成750户自然村改厕目标任务。
3.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意愿,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合理编制农村改厕工程实施方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工程建设。
4.实施步骤。宣传申报阶段(2023年1月-3月):加强宣传发动,提高村民知晓率,农户自愿向村(居)提出改厕申请,并于村(居)签订改厕协议(见附件二),自行清理粪坑。各实施村对年度旱厕改造户名单、改厕总数等情况调查摸底并进行公示。全面实施阶段(2023年4月-9月):镇村负责组织实施,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以村为单位组织施工,明确专人负责旱厕改造的组织、施工、安全等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旱厕改造,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确保改一户合格一户,避免二次改厕现象的发生。镇农办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督查,确保改造工作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考核验收阶段(2023年10月):各实施村对已改厕户进行统一编号,登记造册,张榜公示,建立电子档案。改厕任务完成后组织逐户竣工预验收,预验收合格的由第三方进行全面验收,并提交验收汇总表,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监理公司验收改厕工作。验收合格后及时拨付奖补资金,验收发现问题的将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拨付奖补资金。整村改厕完成后,验收一村,销号一村。对已改厕户实行挂牌管理,使改厕户全面掌握卫生厕所正确使用和管理方法。
5.标准及要求。一是合理确定改厕模式。大力推进自然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改造,引导整村连片示范点建设。将农村改厕和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应联尽联,为今后的厕污一体化积极创造好的条件。优先安排贫困户家庭厕所改造。严格执行“一户一改”,多余旱厕必须拆除或回填改作他用。新建厕所应考虑与村庄风貌的协调,化粪池选址要考虑便于粪渣粪水的取用。二是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进行旱厕改造的农户,厕址选择要科学,化粪池远离水源,三格式化粪池容积合理、密闭不渗漏,进粪管连接牢固,应符合《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相关规定。所有器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三是强化旱厕改造监管。旱厕改造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把监管贯穿于建设全过程。要加强技术指导,在基础施工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时,技术人员要现场指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督促到位。要规范施工队伍,对不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违规建设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要加强竣工验收管理,旱厕改造结束后要按照基本建设条件逐户逐项检查。须设置警示标识,加强安全管理。四是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加强旱厕改造奖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奖补资金要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今年实施的750户改厕户除了区农业农村局按照2000元/户标准进行补助外,镇政府再按照500元/户标准另外进行补助。按区要求签订三方协议(村、农户、施工单位),由镇财政经过核算后分村拨付。各村不得将奖补资金用于旱厕改造无关的支出,不得在奖补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五是强化档案信息系统。各实施村要健全旱厕改造“一户一档”资料,做到改造一户、建档一户,及时留存旱厕改造前、中、后照片,并将改厕进度情况及时、准确录入信息系统。镇农办定期组织抽验核对,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6.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实施村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农村改厕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年度改厕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做到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确保改厕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协同配合。镇村负责改厕工作的组织实施;镇农办负责制订改厕计划、组织培训、监督指导等工作;镇财政分局要将改厕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牵头负责整合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监督资金使用管理。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区农业农村局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改厕工作补助,其余采取镇街财政投入、村集体资金支持、村民自筹相结合的费用分担机制。积极争取省、市奖补资金,多渠道解决改厕所需的资金,强力推进改厕工作。四是严格督查考核。农村改厕纳入村年度考核内容,重点对各实施村农村改厕组织管理、资金支持、改厕进度、建设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镇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五是广泛宣传发动。各实施村要通过会议和发放“一封信”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改厕与健康、改厕与环境、改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意义,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改厕。六是建立长效机制。各实施村要加强监管,对新建住宅,必须要求建设符合标准的卫生厕所。指导农户做好化粪池清掏、养护等工作,建立长效的管护机制,保障农村改厕工程建好、管好、护好、运行好。
三、下步工作打算
会后,我们将根据各村(居)的意见,对《实施方案(送审稿)》审核再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建议由镇党政办公室印发实施,镇农办负责对《实施方案》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促进各村(居)加快实施2023年改厕工作,全力推进《贵池区殷汇镇2023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
附件:
贵池区殷汇镇2023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 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办发〔2017〕27号)文件和《贵池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按照《贵池区2023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贵农工办〔2023〕6号)要求,结合我镇改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3年区农业农村局下达我镇750户改厕任务,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将改厕任务分配给杨桥村、马草深村、五里村、读山村、殷汇村、汇丰村、肖滩村、河东村、龙山村、龙庄村、石城村、长庄村、旧溪村、灌口村、沧埠村、东溪村和联丰村等17个村。具体任务安排见附表一。
二、完成时限
2023年9月底全面完成750户自然村改厕目标任务。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意愿,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合理编制农村改厕工程实施方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工程建设。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申报阶段(2023年1月-3月):加强宣传发动,提高村民知晓率,农户自愿向村(居)提出改厕申请,并于村(居)签订改厕协议(见附件二),自行清理粪坑。各实施村对年度旱厕改造户名单、改厕总数等情况调查摸底并进行公示。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3年4月-9月):镇村负责组织实施,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以村为单位组织施工,明确专人负责旱厕改造的组织、施工、安全等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旱厕改造,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确保改一户合格一户,避免二次改厕现象的发生。镇农办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督查,确保改造工作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
(三)考核验收阶段(2023年10月):各实施村对已改厕户进行统一编号,登记造册,张榜公示,建立电子档案。改厕任务完成后组织逐户竣工预验收,预验收合格的由第三方进行全面验收,并提交验收汇总表,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监理公司验收改厕工作。验收合格后及时拨付奖补资金,验收发现问题的将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拨付奖补资金。整村改厕完成后,验收一村,销号一村。对已改厕户实行挂牌管理,使改厕户全面掌握卫生厕所正确使用和管理方法。
五、标准及要求
(一)合理确定改厕模式。大力推进自然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改造,引导整村连片示范点建设。将农村改厕和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应联尽联,为今后的厕污一体化积极创造好的条件。优先安排贫困户家庭厕所改造。严格执行“一户一改”,多余旱厕必须拆除或回填改作他用。新建厕所应考虑与村庄风貌的协调,化粪池选址要考虑便于粪渣粪水的取用。
(二)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进行旱厕改造的农户,厕址选择要科学,化粪池远离水源,三格式化粪池容积合理、密闭不渗漏,进粪管连接牢固,应符合《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相关规定。所有器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三)强化旱厕改造监管。旱厕改造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把监管贯穿于建设全过程。要加强技术指导,在基础施工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时,技术人员要现场指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督促到位。要规范施工队伍,对不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违规建设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要加强竣工验收管理,旱厕改造结束后要按照基本建设条件逐户逐项检查。须设置警示标识,加强安全管理。
(四)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加强旱厕改造奖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奖补资金要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今年实施的750户改厕户除了区农业农村局按照2000元/户标准进行补助外,镇政府再按照500元/户标准另外进行补助。按区要求签订三方协议(村、农户、施工单位),由镇财政经过核算后分村拨付。各村不得将奖补资金用于旱厕改造无关的支出,不得在奖补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
(五)强化档案信息系统。各实施村要健全旱厕改造“一户一档”资料,做到改造一户、建档一户,及时留存旱厕改造前、中、后照片,并将改厕进度情况及时、准确录入信息系统。镇农办定期组织抽验核对,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六、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实施村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农村改厕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年度改厕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做到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确保改厕工作有序开展。
(二)强化协同配合。镇村负责改厕工作的组织实施;镇农办负责制订改厕计划、组织培训、监督指导等工作;镇财政分局要将改厕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牵头负责整合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监督资金使用管理。
(三)加大资金投入。区农业农村局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改厕工作补助,其余采取镇街财政投入、村集体资金支持、村民自筹相结合的费用分担机制。积极争取省、市奖补资金,多渠道解决改厕所需的资金,强力推进改厕工作。
(四)严格督查考核。农村改厕纳入村年度考核内容,重点对各实施村农村改厕组织管理、资金支持、改厕进度、建设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镇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
(五) 广泛宣传发动。各实施村要通过会议和发放“一封信”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改厕与健康、改厕与环境、改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意义,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改厕。
(六)建立长效机制。各实施村要加强监管,对新建住宅,必须要求建设符合标准的卫生厕所。指导农户做好化粪池清掏、养护等工作,建立长效的管护机制,保障农村改厕工程建好、管好、护好、运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