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策解读 > 本级政策解读 > 部门解读
索引号: 11341802003284723Q/202208-00125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贵池区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区生态环境分局】关于《贵池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政策解读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2-08-19
【区生态环境分局】关于《贵池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8-19 11:34 来源:贵池区生态环境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十三五”以来,池州市贵池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坚定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全力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贵池段)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统筹做好全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和安徽省有关规划计划、《池州市贵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了《池州市贵池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绿色发展、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实施池州市贵池区“六大行动”、打造“五新贵池”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贵池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对深入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规划》于2021年5月中旬启动编制,在编制过程中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乡镇政府、有关部门等意见。《规划》编制完成后,通过了专家评审会审查以及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和市场监管局公平竞争审查。《规划》于2022年8月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会议审议,2022年8月16日以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

四、工作目标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贵池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低碳绿色发展水平明显上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争取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打造形成贵池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奠定环境基础。《规划》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环境治理、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四大类16项指标,其中10项为约束性指标,6项为预期性指标。

五、主要任务

《规划》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加快绿色发展格局优化,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排放总量的“双控双减”制度来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通过重点行业的物料运输结构调整、老旧车船的淘汰治理以及城市绿色公交体系的建设充分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二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土壤污染五个方面防治的加强,落实具体要求及责任,全方位为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抓手,通过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保障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等方面充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要以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体制为主要方向,通过对生态空间管控的强化,对生态系统质量的提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对区域内生态系统保护进行全方位加强。

五是提高生态环境风险管控。生态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于石灰石矿山、重金属环境及核与辐射等几个方面,需要充分强化生态环境风险全过程管控,加强针对上述风险的管控力度。

六是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需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环境治理市场体系、环境治理信用体系、现代化环境治理能力体系等六大体系,充分发挥各体系的系统性作用,全方位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规划》计划实施绿色发展转型、环境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五大类33项重点工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调整。

六、主要特色

一是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围绕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持续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优化调整,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加快矿山绿色转型,建立矿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切实增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内生动力。

二是突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核心要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坚持推进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开展工业园区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推进扬尘治理,加强管控及应急能力建;在水环境保护方面,落实水环境管护机制,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水污染综合防治,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在噪声污染控制方面,优化声环境功能区划,强化工业及交通噪声污染控制以及施工噪声和社会的噪声监管;在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方面,突出工业固废处理处置、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强化医疗固废监管处置;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思路,协同防控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推进土壤安全利用;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开展美丽乡村点全覆盖行动;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面,以“抚育山区,优化江河”为主线,构建“一带、一屏、四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三是突出发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牵引作用。坚持多元共治,健全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强化生态环境科技支撑,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推动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七、保障措施

《规划》从强化组织保障、完善资金保障、细化考核评估、完善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加强实施保障。

 八、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单位:贵池区生态环境分局

解读人:董力军 

联系电话:0566-2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