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人居环境整治
索引号: 11341802003285590J/202208-00118 组配分类: 人居环境整治
发布机构: 贵池区墩上街道办事处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公民
名称: 【改水改厕】墩上街道2022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2-08-30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改水改厕】墩上街道2022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

阅读次数: 来源:贵池区墩上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2-08-30 16:00
【字体大小: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关于印发<贵池区2022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贵农工办〔2022〕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街改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条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理念,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二条 目标任务。2022年全街改厕任务280户(任务分解见附件《墩上街道2022年农村改厕任务分解表》。

第三条 改造对象和范围

(一)改造对象。对我街农村自然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鼓励厕屋进院入室,沿路、沿街不得新建厕屋。住房室内有厕所的,建议不保留室外厕所,住房室内无厕所的室外只保留一座卫生厕所,拆除多余旱厕。只有一座旱厕的,必须进行卫生厕所改造。

(二)改造范围和重点根据前期摸底和自愿申报的情况,确定茅坦村、塔山村、河口村、永岭村、罗城村、低岭村、步岭村,作为2022年度农村自然村改厕实施村,每个村应打造2-3个示范点,探索积累改厕经验,确保改厕效果。农民新建住房、美丽乡村中心村等工程项目的户厕建设(改造)均不属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的改厕实施范围。

第四条 改造原则。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图纸到户、进院入室;农户申请,先建后补;监督到位、整村推进;改水和改厕结合,尽量做到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同步推进”的原则。村委会为农村改厕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本区域改厕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和改厕全过程质量监督。农村改厕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户均补助标准:区级补助2000元/户,街道补助500元/户。吸取往年改厕中存在的问题:1、尽量避免在不符合条件的原旱厕上实施改厕;2、改厕户需具备符合标准的厕屋和改厕场地;3、改厕后化粪池有效容积: 3人以下的,有效容积≥1.5m³;4-6人的,有效容积≥2m³;7-9人的,有效容积≥2.5m³。改厕施工结束后,街道组织自验收,验收合格后书面提交验收申请报告,由区组织第三方对改厕户进行逐户验收。

第五条 改造标准

厕屋:原厕屋属于危房或不能满足改厕要求需新建厕屋,新建厕屋的所用建筑材料应符合相关防火和结构安全耐用的基本规范规定。厕屋要有墙有顶,高度适宜,通风良好,地面硬化、平整,厕位四周要有合理使用空间,同时厕屋应配置内部照明并且通风良好。

厕具:蹲便器安装应满足距离墙边不少于40CM,选择蹲便器应采用表面光洁的陶瓷或不锈钢材质。冲厕器具,非缺水地方可采用冲水箱,缺水地方可采用脚踏式冲水等设备。

砖砌式化粪池:考虑防渗,不可用水泥空心砖砌筑化粪池,宜双面粉刷。应采用混凝土底板,并配置分布式钢筋防止开裂。每一格要有一块活动盖板,便于清掏和检修,盖板要求统一使用窨井盖板;砖砌式化粪池位设置排气管。室外化粪池应高出地面,防止雨水渗入。

新建或改造卫生厕所的农户,在保障厕屋、厕具(便器、冲厕器具)和三格化粪池等设施基础上,农户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在厕屋铺设瓷砖、增加采光通风设施、添置卫浴设备等,以提高舒适程度,同时要求农户规范使用卫生厕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六条 实施程序

(一)项目准备阶段(2022年1月- 3月中旬):加强宣传发动,提高村民知晓率;通过农户申请,逐户上门摸底,精准确定改厕对象,并进行公示;制定改厕实施方案,组织改厕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2年3月下旬- 10月底):各实施村根据改厕任务数合理选择安装施工方式,对改厕模式选择、厕具选用、厕屋和化粪池选址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改厕工作由各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由农户自行改造实施,达到验收合格后,区级一次性补助2000元/户,街道补助500元/户。街道补助资金在改厕一年以后正常使用再拨款,届时街道将组织开展复核工作。各实施村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改厕标准,并收集整理一户一档资料,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农村人居环境系统改厕户的信息录入工作。街道聘请第三方监理全过程参与监管农村改厕工作。区级将落实第三方巡检机构,加强农村改厕质量、安全、进度监管。各村(社区)10月中旬全面高质量完成年度改厕任务。

(三)考核验收阶段(2022年11月):各实施村对已改厕户进行统一编号,登记造册,张榜公示,建立电子档案。改厕任务完成后组织逐户竣工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向区递交改厕验收申请报告,由区级第三方组织全面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成员单位按照改厕村每村不低于30%比例抽查验收,改厕任务少的村按不少于20户验收,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整改合格后拨付奖补资金。整村改厕完成后,验收一村,销号一村。对已改厕户实行挂牌管理,使改厕户全面掌握卫生厕所正确使用和管理方法。

第七条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实施村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将农村改厕作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年度改厕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层层签订农村改厕工作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落实任务。要建立改厕全过程监督管控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做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机制健全,责任监督落实。

(二)强化协同配合。各实施村是农村改厕工作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本地自然村改厕工作,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街道文明办做好改厕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实施村具体负责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加强改厕施工现场质量巡查、指导监督检查及验收等工作,街道财政分局根据改厕工作计划,将改厕补助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三)严格项目实施程序,强化质量管理。按照农户申报,村级摸底、公示,精准确定改厕户信息。各实施村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改厕技术要求落实。结合实际,统一采用砖砌式化粪池,采取首厕验收制,改造第一户厕所需请相关部门把关,严格按照标准验收,验收合格后再按标准逐户推进,首厕不合格不进行后续改厕工作。要严把改厕材料质量关,采用砖砌式改厕,化粪池两面池壁均需用水泥粉刷,防止渗漏。对集中采购的厕具产品,要及时公开相关名录和采购信息,便于社会监督。加强改厕施工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要对农村改厕施工队伍资质、能力进行考察。要强化农民投工投劳或承包建设改厕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加大资金投入。 农村厕所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采取政府补助引导、集体和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改厕资金。区级财政补助改厕资金2000元/户,街道财政补助500元/户,不足部分由村委会和农户自筹资金解决。鼓励农户以自备砖、砂石、水泥建筑材料或以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改厕。农村改厕补助资金实行区级财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补助资金由街道统一安排使用。要切实加强农村改厕资金使用管理,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强化宣传,深入发动。各村要充分利用会议、图册、标语、电子显示屏、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宣讲改善人居环境特别是改厕的政策对生活质量提升和文明进步的意义,普及使用维护常识,提高群众知晓率。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厕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群众积极投工投料,参与改造与监督。及时报道农村改厕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营造农村改厕工作的良好氛围。

)建立督查机制。街道文明办定期开展督导检查,重点督查各实施村在农村改厕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资金支持、改厕进度、建设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方面成效。完善调度统计制度,严格执行工作进度月报制,各实施村于每月20日前上报各地农村改厕进度。

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规范完善管护服务制度,在原有“一站两体系”基础上,增加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建立。街、村两级建立完整的改厕管护服务台账,配置管护服务人员和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备品备件及厕具维修设备。要结合“省级改厕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目标任务,进一步规范长效管护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改厕管护服务站职能,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农户使用卫生厕所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

)严格考核机制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度考核内容,重点对各村(社区)改厕组织管理、建设成效、改厕进度、建设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考核。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工作不力的参照将进行约谈。街道财政分局安排相关资金时将与考核结果挂钩,向工作成绩突出的村(社区)倾斜。

附件1:墩上街道2022年农村改厕任务分解表

2: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

3:砖砌式改厕图纸



附件1:

墩上街道2022年农村改厕任务分解表

序号

村居名称

总户数(户)

备注

1

茅坦村

87

 

2

塔山村

50

 

3

河口村

45

 

4

永岭村

35

 

5

罗城村

30

 

6

低岭村

30

 

7

步岭村

3

 

合计

 

280

 

 

 

附件 2:

                                                                                                                       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


 


附件3:

三格砖砌式图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