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20032856113/202204-00046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发布机构: | 贵池区江口街道办事处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 其他 |
名称: | 江口街道2022贵池区同义圩堤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04-06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池 州 市 贵 池 区 同 义 圩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贵池区同义圩长江河道管理所
二 O 二 二 年 三 月
1 总则 PAGEREF _Toc103246542 \h 4
1.1 编制目的 PAGEREF _Toc103246543 \h 4
1.2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103246544 \h 4
1.3 工作原则 PAGEREF _Toc103246545 \h 4
1.4 适用范围 PAGEREF _Toc103246546 \h 5
2 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103246547 \h 6
2.1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PAGEREF _Toc103246548 \h 6
2.2水利工程现状 PAGEREF _Toc103246549 \h 7
2.3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103246550 \h 8
3 防汛组织机构 PAGEREF _Toc103246551 \h 9
3.1建立健全各级防汛机构 PAGEREF _Toc103246552 \h 9
3.2明确工作职责 PAGEREF _Toc103246553 \h 10
3.3严格执行防汛工作纪律 PAGEREF _Toc103246554 \h 11
4 不同阶段防御措施 PAGEREF _Toc103246555 \h 12
4.1预警 PAGEREF _Toc103246556 \h 12
4.2各阶段防汛工作安排 PAGEREF _Toc103246557 \h 13
4.3堤防抢险工作安排 PAGEREF _Toc103246558 \h 15
4.4堤防弃守相关工作 PAGEREF _Toc103246559 \h 16
5 应急响应 PAGEREF _Toc103246560 \h 17
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PAGEREF _Toc103246561 \h 17
5.2 Ⅰ级应急响应 PAGEREF _Toc103246562 \h 18
5.3 Ⅱ级应急响应 PAGEREF _Toc103246563 \h 20
5.4 Ⅲ级应急响应 PAGEREF _Toc103246564 \h 21
5.5 Ⅳ级应急响应 PAGEREF _Toc103246565 \h 22
5.6 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 PAGEREF _Toc103246566 \h 23
5.7 不同险情的抢险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103246567 \h 24
5.8 信息报送和处理 PAGEREF _Toc103246568 \h 40
5.9 应急结束 PAGEREF _Toc103246569 \h 41
6 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103246570 \h 42
6.1防汛抢险队伍(详见表三) PAGEREF _Toc103246571 \h 42
6.2抢险物资 PAGEREF _Toc103246572 \h 43
6.3交通运输 PAGEREF _Toc103246573 \h 43
6.4生活保障 PAGEREF _Toc103246574 \h 44
7 附件: PAGEREF _Toc103246575 \h 44
贵池区同义圩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池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预案,按照《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池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3.1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
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坚持局部服从全局,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团结一致全力抢险。
1.3.2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的原则
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专业队伍)群结合,驻池武警部队主要承担防汛抗旱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公众要充分认识防汛抗旱的重要性,在紧急关头能够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和发挥后勤保障等一系列作用。
1.3.3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城乡统筹,防抗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3.4坚持防汛抗旱统筹的原则
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实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适用于同义圩在超设防水位后至超标准洪水位之间突发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主要包括:江河洪水、台风暴雨、山洪灾害等引发的堤防溃口重大灾害。
同义圩位于贵池区城东,西与流坡社区康家山连接,东与梅龙街道的虎形山接壤,北临长江。全圩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区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9%,地面高程在11米~14米(吴淞高程系,下同)之间。圩区19.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1.1%,地面高程在9~12米之间。圩内地形西高东低,地南面约有9公里的起伏丘陵带,北面为圩畈区,北高南低,即从北向南倾斜。本圩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季风气候显著的副热带湿润气候型,光热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年雨量具有春多阴雨,夏季集中,秋少冬干的降水特点,其中雨量等值线几乎与长江走向平行。水文特点是圩畈区属沿江孔隙富水亚区。
圩内辖2万人,8个行政社区,保护面积2.6万亩,可耕面积12778亩,其中水田8519亩,旱地4259亩。现着两大园区的建设,面积有所变动,工农业总产值达几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几千亿元。江口街道办事处六个行政社区:江口、三范、查社区、同义、永兴、大兴、郭港社区(梅龙街道)、流坡社区(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110个居民小组,3643农户,2万人口,其中劳力3400人。圩内人口集中居住点分布在江口社区、永兴社区和大兴社区,都座落在地面高程12~13米(吴淞高程,下同)左右。
同义圩辖区内座落池州经济开发区和池州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省市级工业园区,目前两大园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招商成果卓然。建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池州新港区,常年可停靠万吨级船舶。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铜冠铜箔、安芯晶圆、华钛半导体为代表的电子信息首位产业,以中恒天福泰动力汽车发动机、华钰扩散炉晶圆装备、沃佳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香港(池州)远航、广物池州物流基地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
2.2.1堤防情况
同义圩江堤西起流坡康家山,东止郭港的虎形山,全长10.27km,设计洪水位为17.48m~17.18m,堤顶高程18.48m~18.18m,堤顶宽度6m,内外坡坡比为1:3,其中内坡设有戗台,戗台宽度2m,坡比为1:4。
2.2.2圩堤穿堤建筑物
江口站座落在5+540处,装机容量4台260千瓦,装机总容量1040千瓦,闸门尺寸2m*2.4m,底板高程为7.5米,设计流量5.57立方米/秒。
江丰站座落在7+300处,装机容量6台155千瓦,装机总容量930千瓦。闸门尺寸2m*2.2m,底板高程11米,设计流量为9.08立方米/秒。
郭港闸座落在10+245处,闸门尺寸2m*2.8m,底板高程8.22米,设计流量为12立方米/秒。
神皖九华发电公司循环水排水闸座落 9+780 处,涵箱为2孔,断面尺寸3m×3m,底板高程8.0米,设计流量 22.44立方米/秒。
池州经济开发区下小湖排涝站二站工程初座落在同义圩江堤1+500外,建设规模:涵箱为单孔,断面寸3m×2.5m,底板高程8.5米,设计排标准为30年一遇最大24h暴雨园区地面不积水,设计排涝流量为10.28m3/s,设计自排流量为4.0 m3/s,装机4台轴流泵,总装机容量为1000KW。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未投入使用。
据大通水文站资料,长江多年平均流量为28800立方米每秒,最大年平均流量为43100立方米/秒,最小年平均流量21400立方米/秒。历年最大流量为92600立方米/秒 (1954年8月1日),历年最小流量为6020立方米/秒 (1923年1月30日)。历年池口最高实测洪水位是17.22米(1954年7月5日)。
五四年的同义圩堤防标准太低,抗御洪水能力差,在池口水位达到14.90m米时,于1954年7月5日在桩号8+200~8+350处出漏洞溃破,后来洪水又漫顶,当时的同义圩圩堤顶高程只有15.50米左右。
同义圩圩发生超标准洪水溃破后,可淹没面积约19.9平方公里,涉及农业受灾人口2万人,耕地1.2778万亩,两大经济开发区辖内几百家高新企业将会直接受灾,直接财产损失将会超过几百亿元。
本着“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保证圩内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同义圩安全防御洪水的标准:同义圩堤防确保在达到五四年最高实测洪水位(池口水位17.22米)时不溃破。
防汛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公众参与,军民结合的机制。
3.1.1汛前成立同义圩防汛抗旱指挥所(名单详见附件表一)。按指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指挥长由江口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江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和同义圩长江河道管理所所长担任副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由江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担任。同义圩防汛抗旱指挥所办公室设在江口街道办事处。当长江池口水位达到设防水位(13.6米)时,由管理单位组织全体职工巡堤查险,当长江池口水位达到警戒水位(15.0米)时,由常务副指挥长主持工作,当长江池口水位达到16.0米时,由指挥长主持工作。
3.1.2圩内各社区(社区)、各防守单位及时成立防汛指挥分所,各社区(社区)主任、各防守单位防汛负责人担任各指挥分所的指挥长。
3.1.3各防汛指挥机构在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同时,也要相应的建立分级、分包、岗位、技术及值班工作责任制。
同义圩圩防汛指挥所分别下设办公室、工程技术组、后勤保障组、纪律检查组、转移安置组、抢险救援组、宣传报道组、恢复重建组。明确各组职责,制定各级防汛抢险指挥机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程序。
3.2.1 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由江口街道党政办副主任兼任,工作职责:承办防汛指挥所的日常工作,及时掌握全圩汛情、雨情、工情、灾情、险情。对重大汛情及灾情等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要及时准确传达指挥调度命令及指示;对下级防汛指挥机构和部门反映的紧急或重大汛情完整地记录并及时向负责人汇报;熟悉情况、研究问题、提出意见;了解险情及现场处理情况;对重大问题做好记录;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做好保密工作。
3.2.2 工程技术组
由水利站站长任组长,同义圩河道管理所技术人员为成员,工作职责为制订防汛抢险救灾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配合抢险救援组开展工作,指导处置险情;必要时邀请上级派专家指导。
3.2.3 后勤保障组
由江口街道办事处财政分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街道各相关部门、同义圩河道管理所财务人员为成员,负责调集征用应急物资、设备、房屋、车辆、船只等,安排防汛工作日常经费和应急抢险经费;为应急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宿等生活保障。
3.2.4 纪律检查组
由江口街道纪委书记任组长,街道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负责督查各工作组履行职责情况;督查各社区、社区及成员单位值班值守情况、工程巡查值守情况,以及包保责任、岗位责任、各级防指命令和防汛工作纪律执行情况。
3.2.5 转移安置组
由江口街道民政事务所负责人任组长,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员紧急转移、安置、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卫生防疫、安置点选址、治安维稳等工作。
3.2.6 抢险救援组
由江口街道人武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任为成员。负责组织抢险应急队伍对险情开展应急抢险,救治伤员,组织救援力量对受灾地区开展应急救援,保障水、电、路、通讯畅通。
3.2.7 宣传报道组
由江口街道党工委宣传部负责人任组长,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利用广播、网络等手段常态化广泛宣传防汛抢险、避灾救灾等知识;负责对内对外宣传报道、收集汛情和灾情影像资料,及时更新防汛动态信息。
3.2.8 恢复重建组:
由江口街道相关负责人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做好灾后重建的相关工作。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强化对防汛工作领导,从思想上、认识上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进一步明确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防汛。严明防汛纪律,一切防汛抢险工作均归区防指统一调度指挥,汛期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战胜洪水,对不服从调度指挥、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4.1.1预警程序
一级预警:
指挥所根据水情、雨情、险情及天气预报情况,首先上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二级预警:
指挥所根据降雨和洪峰情况,确定向风险区域所有单位和居民发出二级预警信号,各单位和居民群众做好物资和人员撤离准备,同时做好转移安置重要物资、档案资料及老弱病残人员工作。
三级预警:
当圩内各单位、居民听到三级预警信号后,有组织、有秩序的马上开始按编组和指定路线向计划安置地点转移。
一级预警经请示区防指批准后,由指挥所电话向圩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并做好二、三级预警信号的宣传工作。
二级预警信号经请示区防指批准后,利用大功率警报器直接向全圩发出1分钟长音信号。
三级预警信号经请示区防指批准后,用警报器连续发出短促音信号。
4.2.1 防汛堤段划分及负责人安排
社区名 |
防汛面积 |
每亩负担 长度 |
总负担长度 |
起止桩号 |
各社区防守段负责人 |
防汛指挥所负责人 |
|
起 |
止 |
||||||
流坡 |
960 |
1.01 |
1000 |
0+000 |
1+000 |
社区主任 |
江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江口 |
2590 |
0.83 |
1540 |
1+000 |
2+200 |
社区书记 |
|
3+880 |
4+000 |
||||||
2+800 |
3+020 |
||||||
池州铜冠 |
港区岸线 |
港区岸线 |
600 |
2+200 |
2+800 |
港区经理 |
|
池州远航 |
港区岸线 |
港区岸线 |
1055 |
3+020 |
3+880 |
港区经理 |
|
4+580 |
4+775 |
||||||
三范 |
1855 |
0.65 |
1205 |
4+000 |
4+580 |
社区书记 |
|
4+775 |
5+400 |
||||||
查社区 |
513 |
1 |
500 |
5+400 |
5+900 |
社区书记 |
江口街道办事处主任 |
同义 |
1108 |
1.2 |
1400 |
5+900 |
7+300 |
社区书记 |
|
永兴 |
2659 |
0.5 |
1400 |
7+300 |
8+700 |
社区书记 |
|
大兴 |
1692 |
0.4 |
670 |
8+700 |
9+370 |
社区书记 |
同义圩河道所所长 |
池州电厂 |
厂区岸线 |
厂区岸线 |
200 |
9+370 |
9+570 |
党组书记 |
|
郭港 |
1688 |
0.41 |
700 |
9+570 |
10+270 |
社区主任 |
|
合计 |
13065 |
|
10270 |
0+000 |
10+270 |
|
|
4.2.2 “三线“水位防汛工作安排
1、设防水位:在池口水位达到13.60米时,防汛指挥机构开始正式运转。设防水位由同义圩河道所组织人员开始巡逻查险等工作。
2、警戒水位:在池口水位达到15.00米时,各级领导要以防汛为中心工作,各级防汛机构人员要吃住在防汛前线,坐镇指挥、分段负责、明确分工。险工险段专人看守,责任到人。上堤劳力每公里10人,全线上堤102人,继续做好防汛柴草筹集工作,需要挡浪的堤段,要及时进行挡浪,并切实细致地做好巡逻查险工作。加强对险段以及距堤内脚150米范围内的方塘、水井、粪坑的巡逻观察。一旦发现险情,及时汇报,迅速处理。同时要做好“四队”的组建成工作,巡逻队、打桩队、水手队、抢险队人员名单要造册上报,筹集好砂石、导渗、挡浪材料等。
3、超警戒水位1米,在池口水位达到16.00米时,各险工险段要有专人看守,责任落实到人。上堤劳力每公里20人,全线上堤204人,同时要加大巡逻查险的力度。
4、保证水位:在池口水位达到17.22米时,全圩上下全力以赴,加强防汛领导力量,严肃防汛纪律,坚持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做好民工交接班制度。每公里上堤劳力30人,全线上堤308人。抢险加固险工险段,水手队、打桩队、抢险队要进驻防汛前线,集中在各自的防汛棚内待命,对险工险段要加强防守力量。在风大、雨大、浪大时,更要密切注意,巡逻时要做好记录。同时组织好后备防汛力量,以便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发生。
5、防汛办公室人员要做到收集长江中上游水情、雨情资料,及时掌握本地区以及本圩的水情、雨情、险情等情况,当好领导的参谋。堤段一旦出现险情,防守单位要及时上报各级指挥机构,同时立即采取除险措施,控制险情进一步发展,从而排除险情,战胜洪水。如遇特大旱情,汛期各穿堤涵闸必须在池口水位退到15.00米以下时,请示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批准后才允许开闸放水解决旱情,并做好一切防范措施,派专人看守。
4.3.1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
当长江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指挥所要及时掌握水情、雨情、险情的发展,如果圩堤遭遇重大险情可能溃破时,为保护圩内人民财产安全,减小灾害损失。有组织、有步骤地安排圩内居民和单位人员以及物资的搬迁工作,并确定统一的报警系统,为正确的布置抢险和防汛工作,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第一、在高水位发生较大险情时,指挥所及圩内所属各社区全体干群(除留值人员外)及专业队员应全力以赴上堤防汛和抢险,另外江口办事处所属企事业单位抽调各抽调2~3名干部充实防汛队伍。防汛抢险工作由同义圩圩防汛指挥所统一组织指挥。各社区指挥分所必须保证政令畅通。防汛堤段每200米增配1名干部驻堤负责,每2米加配1名防汛民工(发生险情的地方根据情况重点安排),划段、包干负责。
遇到重大险情时,市、区防指要临时增调抢险民工;必要时按程序申请解放军、武警部队支持,军民携手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第二、备足防汛抢险的物资、器材。池口水位一旦超过17.22米时,每公里堤段再加预备土1000方、蛇皮袋5000条,装土备用,各险段备足导渗材料及其它抢险材料和照明设施,并在各险工险段竖立明牌标志,派专人日夜监守。准备货车30辆,挖掘机械3部,并备50吨左右机动船2艘,专人调度,以备急用。
根据长江流域的水情、天气预报的雨情、结合同义圩堤防险工、险段的现状,上报区防指后,在上级防指的指导下进行会商,作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并迅速将情况上报;由上级防汛指挥机构发布圩堤弃守命令;根据预案组织车辆、船只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并请上级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同义圩汛期发生重大险情时,群众紧急撤离预案如下:
4.4.1紧急命令的发布
同义圩汛期高水位发生重大险情需要紧急撤离疏散圩内居民时,由同义圩防汛指挥所指挥长请示区防指,由区防指指挥长发布紧急撤离命令。紧急撤离前,指挥所及分所各配大功率警报器一部。各办事处指挥所接到电话通知,发出二级预警信号后,应立即组织好老弱病残人员的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工作;各单位和居民群众做好物资和人员撤离准备,同时转移重要物资和档案资料。发出三级预警信号后,指挥分所立即电话通知各社区委会及相关单位,按照规定的路线紧急撤离。紧急撤离时,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各居民在撤离时不得携带重物,以免影响撤离时机。
4.4.2撤离路线
组织撤离时应先将人员撤至安全堤段,随后分别转移到指定的地点,具体安排如下:
大兴社区6个组居民1600人和郭港社区11、12组居民440转移到郭港社区就近山岗上;永兴社区11个组居民1600人和同义社区6个组居民980人转移到同义社区就近山岗上;江口社区1~8组居民1420人和三范社区3个组500人居民转移到三范社区就近山岗上;江口社区9~16组居民1420人转移到流坡社区山岗上,查社区社区7个组居民800人转移到就近山岗或高处。(详见表三)
4.4.3撤离组织及安全保障措施
紧急撤离时各社区组长在办事处和社区干部的统一布置下有组织的带领居民撤离到安全地点。并由居民组长根据花名册清点撤离人数,登记造册,报办事处并由办事处上报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同义圩防汛抗旱指挥所。做好临时安置地点的治安保卫和人心稳定工作,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堡垒工作。
按洪涝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进入汛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均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跟踪掌握雨、水情、工情、和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预案。水工程管理单位应配合地方防指加强巡查,发现险情立即向当地防指和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采取措施,努力控制险情。指挥所各工作组按照指挥所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洪涝灾害发生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地方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排涝等方面工作。按照权限和职责负责所辖水工程的调度,并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时报告情况,重大突发事件可直接向区防指报告。对跨区域发生的洪水灾害,或者突发事件将影响到临近行政区域的,在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同时,应及时向受影响地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通报情况。
(1) 池口水位超17.22米(吴淞高程,下同);
(2) 同义圩堤防发生决口;
(1)指挥长主持会商(每天至少一次),防指全体成员参加,做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并将情况上报区防指。防指可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受灾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到一线指挥,各级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按照职责到分管区域督导防汛指挥工作。
(2)办公室做好协调工作,并将汛情、灾情、应急响应等情况及时上报区防指。宣传报道组实时宣传报道汛情及抗洪抢险行动情况。抢险救援组立即赴一线开展抢险救灾行动,全力保障防洪工程安全和水、电、路、通讯畅通。转移安置组紧急转移危险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妥善安置。工程技术组派员到抢险救灾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后勤保障组全力保障被转移人员、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所需,根据抢险需要紧急调集运输设备至抢险救灾现场。纪律检查组开展巡回检查,对违纪违令者当即严处,对涉嫌违法的,建议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根据分工,各险工险段负责人承担本区域的防汛工作,并将工作情况报街道办事处和同义圩防指。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指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按照防指的统一调度,全力配合做好防抗救工作。
(4)当防洪工程出现重大险情或有众多人员被洪水围困时,同义圩防指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全面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当本地抢险救援力量不能满足抢险救援任务时,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报请区防指按程序商请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同时做好协调对接工作。
(5)发生Ⅰ级应急响应时,同义圩防指根据险情程度要求全圩实行停工、停课、停产、停业、停运、停航。因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停工停产的企业,要及时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备,并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1) 池口水位超16.00米;
(2)同义圩堤防、涵闸、泵站发生重大险情;
(1)指挥长主持会商(每天至少一次),各指挥机构成员及相关防汛单位负责人参加,做出相应工作部署,将情况上报区政府,并通过防汛简报等方式通报同义圩防指成员。必要时,向区防指作专题汇报并做出工作部署。同义圩防指根据区级防指视情依法宣布部分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
(2)办公室展开综合协调工作,并将汛情、灾情、应急响应等情况及时上报区防指。宣传报道组及时报道汛情及抗洪抢险行动情况。抢险救援组立即开展抢险救灾行动,全力保障防洪工程安全和水、电、路、通讯畅通。转移安置组紧急转移危险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妥善安置。工程技术组派员到抢险救灾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后勤保障组确保被转移人员、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所需,根据抢险需要紧急调集运输设备至抢险救灾现场。纪律检查组开展巡回检查,对违纪违令者当即处理,对涉嫌违法的,建议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各有关防汛单位全面承担本区域的防汛工作,并将工作情况报江口街道办事处和同义圩防指。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指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工作。按照同义圩防指统一调度,全力配合做好防汛和抗灾救灾工作。
(4)当防洪工程出现重大险情或有大量人员被洪水围困时,区防指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全面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当本地抢险救援力量不能满足抢险救援任务时,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报请区防指按程序商请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区人武部负责做好协调对接工作。
(1) 池口水位超15.00米;
(2) 同义圩堤防发生较大险情;
(1) 指挥长或委常务副指挥长主持会商(每天至少一次),各指挥机构成员及相关防汛单位负责人参加,做出相应工作部署,将情况上报区政府,并通过防汛简报等方式通报同义圩防指成员。必要时,向区防指作专题汇报并做出工作部署。同义圩防指根据区级防指视情依法宣布部分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
(2)综合协调组全面展开综合协调工作,并将汛情、灾情、应急响应等情况及时上报区防指。宣传报道组宣传报道汛情及抗洪抢险行动情况。抢险救援组及时开展抢险救灾行动,确保保障防洪工程安全和水、电、路、通讯畅通。转移安置组转移危险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妥善安置。工程技术组视情派员到抢险救灾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后勤保障组对被转移人员、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根据抢险需要调集运输设备至抢险救灾现场。纪律检查组开展例行检查,对违纪违令者进行问责。
(3)各相关防汛单位全面承担本区域的防汛工作,按规定上足防汛巡查抢险队伍,加强巡查,及时除险,并将工作情况报江口街道办事处和同义圩防指。
(4)当防洪工程出现险情或有人员被洪水围困时,同义圩防指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全面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当地抢险救援力量不能满足抢险救援任务时,报请区防指派队增援。
(1) 同义圩堤防发生一般险情,或保护交通干线和重要设施受到洪水威胁;
(2)发生面积大于1万亩的洪涝灾;
(1)常务副指挥长或委托其他副指挥长主持会商各相关防汛单位负责人参加,加强汛情的监视和防汛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同义圩防指政委、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通过防汛抗旱简报等方式通报区防指成员。
(2)同义圩防指视情派出工作组赴一线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区纪委、监察局开展例行检查,对违纪违令者进行问责。
(3)涉水工程管理单位密切监视汛情,加强巡逻查险,并将巡查情况上报本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
(4)各相关防汛单位全面承担本区域的防汛工作,在内河水位高于外江水位时组织开机排涝,按规定上足防汛巡查抢险队伍,加强巡查,及时除险,并将工作情况报江口街道办事处和同义圩防指;汛期高水位时如果需要动用穿堤建筑物引水入圩的,所在镇街防指要提前报告区防指,报告应附引水方案。引水工作的行政责任人由负责该区域防汛工作的镇街领导担任,技术责任人由镇街道水利站负责同志担任,管理责任人由穿堤建筑物管理单位负责人担任。区水务局派联系片领导和技术干部现场指导。
(5)当防洪工程出现险情或有人员被洪水围困时,同义圩防指应立即开展抢险救援行动,确保工程安全、人员安全。
(1)当长江干流及主要内河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本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到分工的责任段督查防汛工作,同义圩防指成员和技术人员要按照分工要求,进岗到位,开展工作。按规定上足防汛民工,巡堤查险和防守。当长江水位继续上涨,危及重点保护对象时,同义圩防指按调度权限和防御洪水方案,适时调度防洪工程,确保同义圩堤防及圩内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
(2)当长江干流及主要内河预报接近保证水位或遇到重大险情时,本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到责任段,靠前指挥;现场防汛指挥负责人应根据需要增调防汛抢险民工,重要险段应确定专人防守。抢险技术难度较大时,同义圩防指可申请区防汛抗旱应急支队支援抢险。必要时,可按程序请求动用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突击抢险。
(3)当遇特大洪水时,同义圩防指按照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及工程调度方案,提出调度运用意见,报请区防指批准后组织实施。
(4)发生涝灾的地区要按先自排、后机排的原则积极开展排涝。政府须组织劳力,清除障碍,保持沟渠畅通;全力开启固定泵站,调集并架设临时排水机械,抢排涝水。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筹措排涝经费,供电部门要优先保证排涝用电。
(1)当出现堤防决口、水闸垮塌前期征兆时,同义圩防汛指挥机构要立即启动抢险预案,迅速调集人力、物力全力组织抢险,尽可能控制险情,同时向区政府和区防指报告。
(2)工程出险地点的下游区域防指应迅速组织转移淹没区或洪水风险区内群众。
(3)当堤防决口、水闸垮塌,启动堵口抢护预案时,要充实现场抢险领导力量,设立专项工作组,分工协作,紧张有序地抢堵溃口。
5.7.1 渗水险情
1、抢护原则:临河截渗,背河导渗
2、
2、险情成因:
渗水险情 洪水偎堤后,背河堤坡或堤脚附近出现表土潮湿、发软、有水流渗出或有积水的现象,称为渗水险情。险情轻微时应由专人观测,严重时应及时抢护,以防发展成管涌、漏洞、滑坡等险情。
3、抢护方法
(1)土工膜截渗 临水堤坡较平整时,采用土工膜截渗。将直径4~5厘米的钢管固定在土工膜的下端,卷好后将上端系于堤顶木桩上,沿堤坡滚下,并在其上压盖土袋。
(2)梢料反滤层 先将渗水堤坡、堤脚清理整平,铺一层麦秸、稻草等细料,厚约15厘米,然后铺一层细柳料或苇料,梢尖朝下,厚约30厘米,再铺一层横柳枝,上压土袋。
(3)透水后戗 堤坡渗水严重,沙土料源丰富,施工机具充足,可抢筑透水后戗。抢筑前,清除地表杂物。戗顶一般高出浸润线出逸点0.5~1米、顶宽2~4米,戗坡1:3~1:5,长度超过渗水堤段两端各5米。
5.7.2 管涌险情
1、抢护原则:反滤导渗,控制带沙
2、险情成因:
管涌险情 管涌多发生在背河坡脚附近地面及坑塘中。汛期高水位时,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被水带出,落于孔口周围形成沙环。发现管涌险情后,应及时抢护。
3、抢护方法:
(1)反滤铺盖 在背河大面积出现管涌时,如料源充足,可用反滤铺盖抢护。即在出现管涌的范围内,分层铺填透水性良好的反滤料,制止地基土颗粒流失。根据所用反滤材料的不同,分为砂石反滤铺盖和梢料反滤铺盖。
(2)反滤围井 适用于独立管涌的抢护。先清除地面杂物并挖除软泥10~20厘米,用土袋错缝围成井状,井内分层铺设反滤料(如砂石、梢料等),层厚20~40厘米,并在反滤层顶面设置排水管。
(3)背河月堤 当背河堤脚附近出现分布范围较大的管涌群时,可在背河堤脚管涌范围外用土或土袋抢筑月堤,积蓄涌水,抬高水位减少渗透压力,延缓涌水带沙速度。随水位升高需对月堤帮宽加高,直至险情稳定为止。月堤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
5.7.3 漏洞险情
1、抢护原则:前堵后导,临背并举
2、险情成因:
漏洞险情 漏洞是贯穿堤身或堤基的水流通道。堤防土质多沙,抗冲能力弱,漏洞扩展迅速,极易造成决口。发现漏洞后,必须尽快查出进水口,全力以赴,迅速抢堵。同时,在背河出水口采取反滤措施,以缓和险情。抢堵后应有专人观察。
3、抢护方法:
(1)塞堵漏洞 探测到漏洞进口位置时,应优先采用塞堵法。塞堵料物有软楔、草捆、软罩等。塞堵时应快、准、稳,使洞周封严,然后迅速用粘性土修筑前戗加固。塞堵漏洞应注意人身安全。
(2)软帘盖堵 知道漏洞进口大致位置且附近堤坡无树木杂物时,可用软帘盖堵。软帘可用复合土工膜或篷布制作。软帘应自临河堤肩顺坡铺放,然后抛压土袋,再填土筑戗。
(3)临河月堤 当临河水深较浅、流速较小、洞口在堤脚附近时,可在洞口外侧用土袋迅速抢筑月形围埝,圈围洞口,同时在围埝内快速抛填粘性土,封堵洞口。
(4)反滤围井(或背河月堤) 发现漏洞后,无论进水口是否找到,均应在出水口迅速抢筑反滤围井。滤井内可填砂石或柳秸料。围井内径2~3米,井高约2米。也可抢修背河月堤,形成养水盆或在月堤内加填反滤料。
5.7.4 滑坡险情
1、抢护原则:固脚阻滑,削坡减载
2、险情成因
滑坡险情 堤防滑坡又称脱坡,一般是由于水流淘刷、内部渗水作用或上部压载所造成。滑坡后堤身断面变窄,水流渗径变短,易诱发其它险情。险情发现后,应查明原因,及时抢护。
3、抢护方法:
(1)固脚阻滑 背河滑坡时,将土袋、块石、铅丝笼等重物堆放在滑坡体下部,使其起阻止继续下滑和固脚的双重作用。同时移走滑动面上部和堤顶的重物,并削缓陡坡。
(2)滤水土撑 适用于堤防背水坡范围较大、险情严重、取土困难的滑坡抢护。先在滑坡体上铺一层透水土工织物,然后在其上填筑砂性土,分层轻轻夯实而成土撑。一般每条土撑顺堤方向长10米,顶宽3~8米,边坡1:3~1:5,土撑间距8~10米,修在滑坡体的下部。
5.7.5 陷坑险情
1、抢护原则:查明原因,还土填实
2、险情成因:
陷坑险情 陷坑又称跌窝,是指在洪水期或大雨时,堤身发生的局部塌陷。有的口大底浅呈盆形,有的口小底深呈井形。无论陷坑发生在何处,都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抢护
3抢护方法:
(1)翻填夯实 凡是条件许可,陷坑内又未伴随渗水、管涌或漏洞等险情的情况下,均可采用此法。具体作法:先将陷坑内的松土翻出,然后分层回填夯实,恢复堤防原貌。
(2)填塞封堵 适用于临水坡水下部位的陷坑。先用土工编织袋、草袋或麻袋装粘性土料,直接向水下填塞陷坑,填满后再抛投粘性散土加以封堵和帮宽。要求封堵严密,避免从陷坑处形成漏洞。
5.7.6 冲塌险情
1、抢护原则:缓溜防冲,护脚固基
2、险情成因:
冲塌险情 顺堤行洪走溜,水流淘刷堤脚,造成堤坡失稳坍塌的险情。该险情一般长度大、坍塌快,如不及时抢护,将会冲决堤防。水深溜急坍塌长的堤段,应采用垛或短丁坝群导溜外移,保护堤防,其它冲塌险情可按缓流固脚原则抢护。
3、抢护方法:
(1)沉柳缓流防冲 适用于水深溜缓的险情。采用枝叶茂密的柳树头,捆扎大块石等重物,顺堤从下游向上游,依次抛沉。水浅溜缓时可改为土工织物上压土袋或挂柳防冲等措施。
(2)护坡固脚防冲 适用于水深溜急、坍塌长度较短的险情。对冲刷堤段堤坡先进行清理,再抛投土袋、石块、柳石枕等防冲物体。抛投从坍塌严重部位开始,依次向两边展开,直到抛至稳定坡度为止。
5.7.7 裂缝险情
1、抢护原则:隔断水源,开挖回填
2、险情成因:
裂缝险情 堤防裂缝是常见的一种险情,常是其它险情的预兆,危害较大的有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一经发现必须迅速抢护。纵向裂缝要专人观测和维护,对发展较快的要采取抢护措施。
3、抢护方法:
(1)横墙隔断 适用于横向裂缝抢险。除沿裂缝方向开挖沟槽外,还每隔3~5米开挖一条横向沟槽,沟槽内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如裂缝已与河水相通,开挖沟槽前,应采取前戗等截流措施。
(2)土工膜盖堵 当河水可能侵入缝内时,可将复合土工膜(一布一膜)在临水坡裂缝处全面铺设,并在其上压盖土袋,使裂缝与水隔离,起到截渗作用。同时,在背水堤坡铺设反滤土工织物,上压土袋,然后再采用横墙隔断法处理。
5.7.8 风浪险情
1、抢护原则:消能防冲,保护堤坡
2、险情成因:
风浪险情 汛期河水上涨,水面变宽。当风速较大时,风浪对堤防冲击力强,轻者造成堤坡坍塌变陡,重者出现滑坡、漫溢等险情,甚至造成决口,应因地制宜,采取具体抢护措施。
3、抢护方法:
(1)土工织物防浪 此法防浪效果好,宜优先选用。将编织布铺放在堤坡上,顶部用木桩固定并高出洪水位1.5~2米。另外用铅丝或绳一端固定在木桩上,一端拴石或土袋坠压于水下,以防漂浮。
(2)土袋防浪 此法适用于风浪破坏已经发生的堤段,用编织袋、麻袋装土(或砂或碎石或砖等),叠放在迎水堤坡。土袋应排挤紧密,上下错缝。
5.7.9 漫溢险情
1、抢护原则:预防为主,水涨堤高
2、险情成因:
漫溢险情 根据水情预报,洪水位如有可能超过堤顶时,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于洪水来临前在临河堤肩上抢修子埝,防止漫溢。
3、抢护方法:
(1)土袋子埝 土袋子埝施工快,应优先选用。一般用编织袋或麻袋装土七八成满,分层交错迭垒,并踩实严密,在袋后填土帮戗防渗。或全部用土袋筑埝,但要加裹土工膜防渗。
(2)土工织物子埝 适用于土料充足、运输有保障的情况。先在距临水堤肩0.5~1米处抢筑土埝,然后用彩条布或土工膜将其包盖,用签桩石坠固定,以防渗抗冲。
防汛信息主要包括:雨水情、汛情、工情、险情、灾情,水工程调度运用情况,参加防汛抗洪人力调集情况,防汛物资及资金投入情况,因水灾害转移人口及安置等情况。
防汛信息实行归口管理,逐级上报。防汛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实行一事一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一般信息由防办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出;重要和需要上级帮助、指导处理的信息,须经防指负责人审签。本级防汛信息、一般性防汛抗旱信息,报送本级防办有关负责人处理。重要信息经本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签批后,按领导批示分头办理,防办负责督办,启动Ⅲ级以上响应时,由防指综合协调组、纪律检查组共同督办。
凡本级或上级防汛指挥机构准备采用和发布的水灾害、工程抢险等信息,由防汛指挥机构根据上级部署立即调查核实。
江河水位落至警戒水位以下、重大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预报无较大汛情时,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可按规定的权限宣布解除紧急防汛(抗旱)期。
依照有关紧急防汛期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汛期结束后应及时归还或按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调用防汛应急队伍,由申请调用的单位支付成本费用。
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事发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协助当地政府进一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6.1.1巡逻队3个从各社区挑选具有一定防汛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比较强的人来担任,每队18名(重点险工险段不包括在内),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巡逻,确定好检查路线、内容及检查次数(警戒水位时每两小时巡逻一次,保证水位时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同时把任务分解到班组,落实到人。并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巡逻查险人员要注意“五时”(即黎明时、吃饭时、换班时、黑夜时、狂风暴雨时);做到“五到”(即眼到、手到、耳到、脚到、工具物料随人到);“三快”(即发现险情要快、报告险情要快、处理险情要快);“三清”(即出现险情要查清、报告险情要说清、报警信号和规定要记清)。各办事处和社区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要不定时的抽查督促巡逻情况。
6.1.2水手队2个从各社区挑选具有一定防汛工作经验且水性较好的人担任,每队15名。负责防守堤段的险情摸查工作,警戒水位以上时上岗待命。
6.1.3打桩队2个从各社区挑选年轻体壮且水性较好的人担任,每队15名。
6.1.4抢险队6个汛前做好相关抢险知识培训及演练工作。每队人员50名,组成队员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由江口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长兼任队长,名单要造册登记,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当水位接近16.00米时,驻堤待命。
防汛专业队伍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要上报到同义圩防汛抗旱指挥所。
6.2.1挡浪材料。根据挡浪堤段的需要,首先备足挡浪材料,同义圩挡浪材料各社区(社区)按一公里100m2土工布标准筹集到指定堤段。
6.2.2防汛经费由各社区(社区)自筹。
6.2.3同义圩防汛材料储备情况:(详见附件表四)
6.2.4各社区根据所需也要自筹一部分导渗和抢险材料,自筹数和堆放地点报到同义圩指挥所。导渗和抢险材料由同义圩指挥所根据所需统一调配。
6.2.5临时抢险的取土区根据险情需要定为险段附近的旱地。
6.3.1圩内交通方便,防汛材料的转运和群众的紧急撤离均以车辆为主。防汛材料由各社区根据所需自备车辆运输;江口街道办事处境内所有能用的运输车辆、挖掘机、装载机的驾驶人员及其联系方式进行造册登记,以备抢险应急时使用。
6.3.2高水位时对抢险用的堤顶道路及圩内所有社区级有关道路进行交通管制,以备抢险、救灾时使用。
各种机动车辆和船只的征调由江口办事处和开发区出派所负责,并按预先登记的防汛抢险车辆和船只,通知到单位或个人,被征调车辆和船只在接到一级警报时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接到二级警报后按照指挥部的调度命令,立即开赴抢险现场,担负救护人员和转运物资任务。必要时请上级指挥部门予以支援。
6.4.1紧急撤离人员根据所安排的路线进行撤离,由办事处和所在的行政社区及单位做好紧急安置接受工作。
6.4.2物资供应方面按由江口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到位,并建立群众监督机制。
6.4.3卫生防疫工作由江口街道办事处和江口卫生院负责
6.4.4治安方面由开发区派出所和江口街道办事处及相关行政社区共同负责。同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1、同义圩防汛组织机构名单表(表一);
2、同义圩抢险专业队安排表(表二);
3、同义圩移民安置表(表三);
4、同义圩防汛材料储备表(表四);
5、穿堤建筑物设计特征数值表(表五)
6、各受益社区防汛堤段划分表(表六)
7、同义圩堤工程位置图;
8、同义圩内涝淹没范围及移民安置图。
贵池区同义圩长江河道管理所
二O二二年三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