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索引号: 1134180200328554X7/202012-00071 组配分类: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发布机构: 贵池区殷汇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秋冬季传染病防治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0-12-14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秋冬季传染病防治

阅读次数: 来源:贵池区殷汇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12-14 14:59
【字体大小:

秋冬季是呼吸道、肠道及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学校、幼儿园开学后,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极易在这些单位发生流感、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等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肺结核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表现为持续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表现。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

3、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最常见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

一般成人中腹泻更常见,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少数患者有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疼痛等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但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进而造成重症病例,故对高龄老人、婴幼儿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需特别关注,预防脱水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5、输入性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吸食人血进行传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传染病之一。表现为发热、全身肌肉关节痛、皮疹等。目前正是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高峰季节。

6、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7、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常先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12日后出现腮腺肿胀,先发生于一侧,12天内另一侧也肿大,也可两侧肿大,23天内达高峰,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严重者颌下、颈侧及面颊的软组织也发生肿胀,边缘不太清楚,有弹性感觉,触摸时感觉疼痛,张口咀嚼时更明显。并发症主要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合并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肾炎、耳聋等。病后一般可获终身免疫。

8、麻 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虽然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各种传染病的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按时完成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了解和掌握一下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教室、电脑房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商场、浴室等;

4、勤洗手,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应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9、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培养健身兴趣,加强体能锻炼,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11、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12、防蚊灭蚊,清除积水。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将它们拒之门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