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 言
为了保护圩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按照科学规划的要求,根据“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防汛抢险方针,编制双丰圩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二、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双丰圩位于青通河南岸,本街道茅坦村境内,隶属于墩上、梅龙两个办事处,圩内有五个受益行政村(墩上:茅坦、山湖、香山;梅龙:双湖、双岭,)受益人口10700人,学校5个,均在设防水位以上。圩内丘岗起伏,河湖交错,历来易旱易涝,来水面积2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2400亩,旱地2130亩,林地1520亩,水面4550亩。湖区最低地面高程8.5米,地面平均高程12米,山区最高平均地面高程16.60米。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在15点高程以下。圩内有村村通水泥路,组组砂石路,养殖水面5700亩,年工农业生产总值1470万元。
2、水利工程现状
1、 双丰圩堤防全长2880米,堤顶高程16.8米,内外坡比为1:2.5、1:3.8,堤顶宽2.8米。现装机总量1750KW,7台套250KW电机配900ZLB-85型水泵。单孔3×2.8m2进水闸一座,设计流量7m3/秒,底板高程6.0m。变压器总容量2250KVA,其中S11-1250/10,S11-1000/10型变压器各一台,观前变电所至双丰圩的10KV供电113专线全长9.7公里。
3、风险分析
双丰圩初建于1974年,1998年经历了历史最高水位16.04m,堤坝在多处险出现险情的情况下,经圩内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大堤得以安全度汛,现今圩堤年久失修,堤身单薄,如出现不可防御的大洪水,可淹没16个村庄,人口达8000多人,耕地12700亩,估计损失达3200多万元。2010年10月份贵池区水务局实施了双丰圩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随着工程的竣工,大大地提高了排涝能力,圩内安全度讯、农业生产有了可靠的保障。
三、防汛组织机构
1、成立双丰圩防汛指挥分所
所长:徐树林,副所长:杜荣光,成员:胡锡文、鲍友伍
2、下设指挥调度办公室
主任:杜荣光。
3、设立巡堤查险应急抢险组
组长:胡锡文,副组长:王志德。
4、设立转移安置、后勤保障组
组长:鲍友伍。
明确职责,制定防汛抢险指挥机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程序。
四、不同阶段防御措施
1、预 警
根据青通河水位,由杜荣光负责观测内外水位,堤防险情。险情发生后迅速通知圩内村组干部,发布险情信号:鸣锣一长二短,外加礼响,通知村民就近向高岗地或山区转移。
2、各阶段防汛工作安排
根据堤防状况,设防水位为12.5米,警戒水位13.5米,保证水位14.5米。
设防水位一线民工1人/50米,各村副大队长上。
警戒水位一线民工1人/20米,各村大队长上。
保证水位一线民工1人/10米,各村两委干部全上。
3、圩堤抢险工作安排
针对可能出现的险情,明确指挥所技术人员查险频次和抢险物资调配,安排好一线上堤民工抢险和及时调运防汛材料。
4、圩堤弃守相关工作
圩堤出现重大险情后,及时报街道和区防指决策弃守时机,同时安排圩内群众安全转移,指定安全转移线路和地点。
墩上街道办事处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