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园区动态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年年有变化 三年大变样

发布时间:2016-12-15 09:35 来源:区政务公开办 作者:区政务公开办 浏览:
字号:

前几日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美得醉人,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杏花村文化旅游区里尽享冬日暖阳,而这对于摄影爱好者老吴来说,这里的活力与美尤为真实。在他眼里,杏花村的变化,不仅仅是他拍摄的素材多了,更多的是变美了,让他有了从未有过的喜悦。

杏花村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清明》诗一首,让它名扬天下。2012年,市委、市政府以超常的战略眼光,启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并成功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规划区项目。2013年初,我区承接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任务,按照“生态为本、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现在旅游区形象、项目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真真正正实现了发展思路中的“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逐渐成为我区及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的“金字招牌”。

昔日荒山土坡,无人问津的穷乡僻壤,已经游人如织。这得益于我区坚持规划引领,启动了北村口、石城路等一个个重点项目。如今这里生态环境提升,投入2600多万元实施水土保持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申请德国KFW银行2500万欧元贷款保护秋浦河生物多样性,实施了企业搬迁、连通水系、退田还湖、截污分流、景点景观营造、水生植物种植等一系列工程,初步形成了“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的自然风光。公共服务产品日臻完善,累计投入近7.5亿元,流转1万亩土地,建成道路28公里、桥梁2座、北村口临时客服和换乘中心、游船码头等项目,开放憩园、窥园等10多处景观景点,旅游区框架成形、面貌焕然一新。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项目引建如火如荼。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旅游区已签约项目8个,协议引进资金19.5亿元;在建、续建的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49.5亿元,完成投资10.8亿元。梅洲晓雪、唐茶村落、明清韵事等项目在加快建设。同时,开展品牌营销,提升旅游区形象。连续三年开展了春耕大典、民俗展示、非遗展演、绿色生态嘉年华等大型系列宣传营销活动,筹办了首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和首届龙舟嘉年华等品牌活动,承办了全国绿色运动大赛和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重要赛事,与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凤凰网等知名媒体牵手合作,并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重点城市参加旅游、招商推介会,成功与70余家重点旅游社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形成长效合作机制。自2015年10月民俗体验区运营以来,已累计游客接待量100万余人次。同时,旅游区也相继入选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核心区、全国优选旅游项目、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等品牌,完成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和专家组现场考核,特别是主办的杏花村文化旅游节荣登新华网主办的2016最美中国榜,被评为首批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