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21日,贵池区集中开展2025年寄生虫病监测工作,旨在掌握全区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等常见寄生虫病流行概况,科学制定防治策略。
据悉,寄生虫病的传播与居民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密切相关,多通过污染土壤、水源及不洁饮食等方式扩散,不仅可能引发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还对儿童生长发育构成显著威胁。日前,在秋江街道新河村的监测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将接收的居民粪便样本制作成改良加藤厚涂片,再静置透明后置于显微镜下细致观察虫卵,最后精准记录检测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本次监测严格遵循‘东西南北中’区域均衡抽样原则,选定墩上街道茅坦村、梅村镇杨棚村、唐田镇八一村、秋江街道新河村、梅街镇桃坡村5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贵池区血防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监测对象覆盖3周岁以上各年龄段常住居民,预计共检测两千余人。对采集的样本我们采取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筛查肝吸虫、钩虫、蛔虫、鞭虫等寄生虫感染情况;并对3至9岁儿童,同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卵专项监测。”
为全力保障监测工作有序推进,我区前期便对所有参与监测的工作人员开展专项技术培训,确保操作规范统一;监测期间,还安排专人协助信息采集、样本转运,遇样本量不足或需复核情况时及时协调补采,筑牢监测质量防线。
下一步,我区将结合监测结果,联合多部门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强化健康干预与卫生管理,持续提升寄生虫病防控能力,切实守护群众身体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