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棠溪镇曹村村,绿意映着暖阳,一个握着画、戴着草帽的年轻身影正站在一堵墙前,身旁的颜料桶一字排开,几架方便登高创作的梯子靠在墙边。
村落里,已经有2幅完成的墙绘,这是从小在村里长大的王康怡辛苦半个多月的杰作,该村党支部书记邢安德一边给辛苦了一上午的王康怡递上矿泉水一边热情地介绍:“今年5月我们开始和美乡村建设后,村里面貌焕然一新,但几堵光秃秃的墙面索然无味,没什么看头,就寻思着增添点墙绘。”
想法刚提出来,邢安德就遇到了难题——找谁来画?村里一开会,谁都说不出个所以然,请公司收费贵、自己画没人会,“一开始,我还担心这事办不成。”
没想到,王康怡偶然间得知村里正在寻找“画手”,便主动请缨:“我从小就学画画,大学学的也是美术专业,村里搞建设我理所当然要出一份力,做墙绘没问题。”
得知女儿的想法,父亲王权海也鼎力支持,于是,从设计到勾勒、从调色到上墙,王康怡负责绘画,王权海则辅助女儿写毛笔字,一画就是一整天。画笔翻飞间,王康怡将青年人建设家乡的热情揉进了色彩斑斓的颜料中,挥洒在质朴的白墙上。
村民丁荣发每天路过都要驻足良久,从最初的好奇到看见笔下的墙绘慢慢成形,他不禁感慨:“这画一上墙,感觉村子都‘年轻’了几岁,村子的未来是属于这些年轻人的。”
傍晚时分,王康怡仍然全神贯注地站在墙前,正在创作的动漫墙绘——“哪吒”系列已完成大半,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但不到夜幕完全降临,她始终不停下手中的画笔。
“村里的角角落落都藏着我的童年记忆,虽然很多地方和记忆里的已经不一样了,但我看见的是一个美丽宜居的新样貌。”王康怡的话语里,藏着年轻一代对家乡的热爱,在她的笔下,描绘的不仅是一幅幅画作,更是青春力量与乡土情结的双向奔赴。
墙绘的斑斓,只是曹村村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在王康怡看来,如今的曹村村焕然一新,村民庭院前屋后立起了崭新的栅栏,绿意盎然的花圃点缀其中,平整宽阔的村道贯穿村内,经过清淤、植绿的臭水沟,变成了能看见小鱼的“亲水溪”,晚风吹过,村民在新修建的小广场健身、话家常。
这份看得见的美好,凝聚成了村民心底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过去“各管各”的村民,如今都主动参与村里的垃圾分类、公共设施维护,“村子变得这么美,我们不守护谁来守护?”正在清扫小广场落叶的村民杨小玲笑着说道。
而王康怡告诉记者,她的画笔还在继续,在她新构思的墙绘里,是村民们农耕的场景,她想把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留在村里的墙上,也留在乡亲们的日子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