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动态】
◆2025年池州市镁基新材料产业对接专题会议在池举行。9月23日,2025年池州市镁基新材料产业对接专题会议举行。本次会议以“电动两轮车领域镁合金应用展望”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镁”为媒,齐聚池州,共绘蓝图、共谋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前,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何刚分别致辞。何刚在致辞中指出,镁合金应用于电动两轮车行业,不仅是材料应用范围的延伸,更是产品性能的重塑、市场消费的升级和行业未来的引领,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与国家“双碳”目标和新国标规定同频共振。希望与会嘉宾深化交流合作,加快成果应用,让镁合金技术绽放光彩,让轻量化浪潮引领未来。何刚诚邀与会企业家、科研机构及各界英才来池州投资兴业、共建平台,共创更轻、更强、更绿色的“镁”好未来。
本次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主办,池州市镁基新材料产业专班、池州高新区管委会承办。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聚焦镁合金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及应用,深入剖析行业发展新趋势,共同畅想镁合金技术在电动自行车行业应用领域的广阔未来。
【园区快讯】
◆池州高新区:多维度统筹“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为企服务体系。园区以“服务质效提升年”行动为指引,革新理念,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为企服务核心目标,科学编制65项为企服务“事项清单”(含35项赋权事项),细化事项、明确联系人,进一步扩大为企服务覆盖范围。提升为企服务质量,增强办事满意度。聚焦企业及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持续开展“局长坐大厅”和企业包保服务等活动。截至8月底,园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为企服务事项达800余件;“局长坐大厅”活动成功举办16期,解决企业诉求18个,有效增强了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聚焦项目推进,保障建设进度。针对项目建设的具体事项,实施精准的责任分配机制,今年以来,包保干部深入项目现场超200次,完成大量调度事项与节点工作,月调度完成率超95%,为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及投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部门传真】
◆区财政局:多方联动,主动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聚力同行,助力企业融资解困。为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支持,近期区财政局联合工行、农行等五家银行、金桥科技担保公司、通池和金桥商发两家供应链公司组成融资工作协调组,先后赴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祥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现场融资协调服务,面对面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精准高效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从“被动等候”转“主动上门”、从“单点突破”升“系统解决”的创新实践。因企施策,共商融资堵点难点。走访中,各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展开了介绍。随着近期订单量持续攀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设备升级以及流动资金周转等关键环节,正承受着阶段性的融资压力,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发展需求。银行机构根据企业特点,推出了“科技e贷”等金融产品,规划了优化授信方案、提高审批效率的路径;金桥科技担保公司发挥增信功能,探索灵活反担保措施,降低融资门槛;两家供应链公司立足产业链角度,推出应收账款管理、存货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助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金回笼。成效斐然,现场协调取得实效。经深入交流,现场初步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的融资支持方案。如农行为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企业存量1000万元贷款到期续贷服务;金桥科技担保公司为安徽祥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量贷”与“税融通”担保贷款,预计共为企业增信550万元;工行为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6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有效缓解进口原料采购资金压力。
◆区住建局:持续推动建筑行业规范有序发展。行业指标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区在地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2.8%,其中,注册地建筑业产值26.55亿元,增幅16.1%。百日攻坚项目完成项目纳统3个;1-7月份,完成固投8500万元,新增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11家,目前在库企业207户;新增入库房地产企业1家、新招引成立房地产企业1家。安全生产基础更加坚实。今年以来,已开展冬季安全生产、节后复工等专项检查28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1次。推进7家液化气企业整合为2家充装企业,开工建设城建液化气站点,培训配送工95人。已完成迎宾花园等高层住宅小区消防设施无水集中整治工作20项,实施管网改造11000余米,升级覆盖喷淋、排烟、火灾自动报警等系统件60余处。行政执法力度持续加大。今年以来,开展各类质量安全检查400人次,共发现各类质量安全问题182项,下发监督通知书16份,整改通知书57份,责令7个不满足安全条件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并下发停工通知书7份;对2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移交至相关部门进行立案查处。围绕区管16个在建工程、7家城镇燃气公司、9家墙材企业及62家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常态化排查,安排执法48人次,排查隐患325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6份,已全部完成整改,移交违法违规案件18起。
◆区人社局:开展“人才夜市”打造就业新场景。“宜业回池‘州’五相约”人才夜市活动已举办8场,达成就业协议123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引才触角深度延伸。专业主播带领线上观众“云逛”招聘现场,沉浸式体验创业市集、解读就业创业政策,直播间吸引2500余人观看,收到线上互动留言200余条。多元服务精准供给,就业生态持续优化。活动推介优质创业项目,组织企业参加,并展示相关产品。活动开展以来,累计组织参会企业92户次,提供就业岗位3260个。邀请专家为求职者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提升求职成功率。互动体验增添活力,政策宣传深入人心。现场设置游戏互动环节,普及就业创业政策知识。利用夜间经济新场景,打造集企业产品和服务展示销售、人才招聘、政策咨询互动于一体的创业就业平台,提供“逛夜市、找工作、享政策”一站式服务。
【镇街动态】
◆牌楼镇:“加减除”并举优化营商环境见实效。做优服务“加法”。建立分管领导包保服务专班,通过主动靠前,以精准服务对企业关心政策进行解读,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开展政策宣讲,累计开展政策宣讲4场,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做实流程“减法”。设立“代办服务中心”窗口,通过主动帮办、上门帮办等方式为企业提供项目全程代办服务30余次,为6个项目办理前期工商注册、备案等手续,解决企业提出问题30余个,企业满意度100%。做细安全“除法”。围绕商贸领域、道路交通、消防、民爆物品等重点领域,多部门联合开展安全检查40余次,整改问题20余处,整改率100%。组织安全生产业务培训4次,参训人员超300人次。
◆乌沙镇:打好环保治理“组合拳”助力船舶产业发展。闭环监管筑牢环保防线。安排工作人员对各船企实行专人包保,每日入企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记录并督促整改,形成监管闭环。常态化推动企业开展“三清”行动,规范作业区域与物料管理,加强环保设施运维,并持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整治,促进基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档升级基础设施网络。谋划建设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项目,拟新建处理规模1300m³/d的污水处理厂,配套雨污管网21.5公里、生产废水截留沟10公里及预处理设施8套,解决基地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处理难题,降低对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风险。技术革新驱动绿色转型。引入“年产500套除锈废水处理设备及船舶智慧运维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建成船舶智慧运维大数据中心,实现废水废气排放实时监控与超标自动预警。超高压水除锈技术全面覆盖7家在产船企,年减少废水排放约47万吨、粉尘污染下降90%,环保成本下降15%。乌沙船舶工业基地成为内河流域乃至沿海区域首个全场景应用水除锈工艺的船舶基地。
◆江口街道:“走访+”纾困解难“访”出满意。“走访+摸清底数”,精准掌握企业需求。依据企业经营地点的不同,重点对辖区内58家企业,开展了分类走访,详细记录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需求以及意见建议。“走访+及时回应”,形成精准服务的工作闭环。针对收到反映的需求高度重视,做到及时回应、迅速行动。截至目前,已成功对接并帮助1户企业解决了银行贷款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走访+宣传到位”,营造精准服务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将最新的惠企政策、为企服务等信息清晰、准确地传达给企业,确保企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并在走访的同时同步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仔细排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建议,助力企业筑牢安全防线。今年以来,共排查企业安全隐患3条,现已全部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