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乌沙小花生丰收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9-16 09:29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秋风起,花生香。初秋时节,乌沙小花生陆续迎来收获。近日,记者来到乌沙镇新庄村,看到当地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紧锣密鼓地忙着采收、晾晒,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喜悦。

乌沙小花生种植基地漕江队主产区里,村民们三五成群,刨土、拔株、摘果,动作熟练连贯,一颗颗个大饱满的花生裹着湿润的沙土,小小的竹篮逐渐沉甸甸起来。“白沙地里长出来的乌沙小花生果壳比较薄,大规模机械化采收容易打碎果实,所以主流采收还是要靠人工。”乌沙小花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海霞向记者介绍道。

另一边,乌沙小花生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里,柴火在花生炒机内燃烧,经历了“三天三晒”的小花生在其中旋转翻腾,在跳动的温差中逐渐酥脆,爆出阵阵醇厚香味。“传统的柴火炒制也是乌沙小花生好吃的秘诀之一。”冯海霞笑着说,2007年她就开始销售小花生,从2015年的20余亩到如今的60余亩花生田,总产量可达1.7万斤左右,产值近20万元。此外,合作社还与省农科院作物所、地方农业科研部门建立合作,积极引进新品种,持续探索更高产高质的乌沙小花生。

“现在不仅我家在从事花生产业,周边许多农户都在种花生卖花生。”冯海霞说道,这几天正值采摘季,她请了20多个村民一同来帮忙。

一颗颗饱满油亮的花生从田间走向市场,不仅打造了“乌沙小花生”的金色名片,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据了解,今年,乌沙镇共种植3500亩左右小花生,预计亩产量稳定在350斤左右,村民人均可实现增收约5000元。从提篮叫卖到销往全国各地,乌沙镇不仅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编写了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共富密码”,还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参加各大农产品展会及相关评选等形式,持续擦亮乌沙小花生的“金字招牌”。

“今年我们积极引导相关合作社和大户尝试直播带货模式,把丰收季利用起来进一步提升品牌知晓率。”乌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大力推动小花生产业深加工发展,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把“白胖子”变成农民致富的“金豆子”,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