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刚刚毕业的陶贤庆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热爱,踏上了乡村教育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广袤田野。他先后来到了贵池区梅村中心学校、梅龙中心学校,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坚守了25个春秋。从数学教师到教导处副主任,岗位在变,育人初心却始终未改;深耕教研、创新实践,用实干与担当诠释着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一页,这三张图片记录了某一天内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五年级的数学课堂上,陶贤庆正带领学生步入“负数”的奇妙世界。他没有急于抛出概念,而是从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聊起,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数学的实用与趣味。“课堂的灵魂在于激发兴趣,只有让课程摆脱枯燥,学生才能真正主动走进知识的世界。”这是陶贤庆25年教学生涯沉淀的心得。但这样的从容并非一蹴而就,初登讲台时,由于缺乏教学经验,面对调皮好动的学生,他曾采取严厉的教学模式,结果课堂愈发沉闷。他很快意识到,真正的教育不是压制,而是唤醒。
带着这份领悟,陶贤庆开启了漫长的自学之路:订阅各种中小学数学教学杂志,反复研读名师课例视频,最后逐渐把握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构建出“生活化情境”的特色教学模式,让数学“活”起来。比如在讲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他创设了“分披萨”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涂一涂、拼一拼、摆一摆”动手制作模型,直观理解分数的概念。“陶老师的课像魔法一样,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数学!”二年级学生罗慧怡的一句心声,道出了他课堂的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让他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多年来稳步攀升。
陶贤庆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他坚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人格的塑造。除了关注学业,日常生活中,他也十分重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提醒他们坚持锻炼身体,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主动与家长沟通,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让陶贤庆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家庭陪伴,导致性格比较孤僻自卑,常常与同学发生冲突。陶贤庆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的异常,主动带他走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耐心倾听他的心事。了解症结后,他不仅课后常与孩子谈心鼓励,还安排他担任班级卫生管理员,让孩子在负责事务的过程中重建自信、融入集体。半年后,这名同学逐渐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自2021年走上教导处副主任的岗位后,陶贤庆一直分管课程设置、课后服务、教育年报统计等工作。这些事务看似琐碎,在他看来,却关乎着学生成长与学校发展。他说:“行政工作没有捷径,唯有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即便身兼行政职责,他也从未脱离教学一线,始终坚持提升自我——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与集体公开课,不仅在实践中查找自身不足,更凭借扎实的功底屡获各类奖项,还斩获“池州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工作之余,陶贤庆告诉记者,自己有一个坚持了八年的爱好——跑马拉松。他表示,跑步不仅让他忘却工作的疲惫,更磨练了他的耐力与意志。“每次踏上跑道,累到想放弃时,只要调整呼吸、稳住节奏,就能一步步靠近终点。”这份从马拉松中感悟的“坚持”,早已融入他的教育生涯,未来,他仍将带着这份初心与韧劲,以匠人之心打磨每一堂课,以师者之爱守护每一个学生,在培育德才兼备时代新人的赛道上,向着教育的远方坚定前行,让桃李的芬芳绽放在每一段坚守的岁月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