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池区再生稻头季稻陆续成熟,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机收作业。8月26日,在唐田镇八一村池州丰谷家庭农场里,一片金黄稻浪随风起伏,两台收割机正来回穿梭作业,切割、脱粒、卸粮一气呵成,稻谷直接装车运走,田间地头尽显丰收繁忙景象。
“今年我种了350亩再生稻,从8月22日开始收割,明天就能全部收完。”池州丰谷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寿良望着金色稻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今年再生稻头茬预计可收五六十万斤,下一茬还可再收约20万斤。
说到收成,陈寿良对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和科技支持竖起了大拇指:“我们今年实现了农技农机深度融合,全程机械化生产,采用机插秧测深施肥、无人机撒肥等新技术,稻子长势明显超过去年。”经现场测产,头茬机口稻产量达每亩1700斤,脱水干谷约每亩1400斤,真正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再生稻是一种“一种两收”的高效种植模式。头季稻收割后,保留30厘米左右稻桩,通过科学管理促使稻茬重新发苗结穗,省去了双季稻种植中育秧、插秧等环节,既节省工时成本,又提高亩产效益。根据技术规范,8月中旬收割的再生稻需保持留茬高度,收割后及时复水施肥,促进休眠芽发育,为两个月后的再生季丰收打好基础。据悉,今年我区再生稻种植面积达6.8万亩,通过推广优质品种、科学管水、精准施肥等关键技术,确保了首季丰收。目前,全区再生稻头茬收割已进入尾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