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葡萄也迎来了成熟期。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马衙街道滨河社区的老虎家庭农场,满眼的生机便扑面而来,一串串饱满的“紫色玛瑙”坠满枝头,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的光泽。果农们带着丰收的喜悦穿梭其间,手持剪刀熟练地捻枝、剪果、装篮,不一会儿,一个个篮子里便装满了圆润饱满的葡萄。
“我们棚一共种植了16亩左右的葡萄,有无籽夏黑、巨峰、阳光玫瑰以及甬优4个品种。今年收成比较好,亩产有3000多斤!”该家庭农场负责人周老虎介绍。据悉,受天气影响,今年该农场葡萄成熟时间稍晚,目前仅早熟品种无籽夏黑可以采摘。预计8月中旬,所有品种将进入最佳风味期,可以一直采摘到10月份左右,持续满足市场需求。
16亩的葡萄种植规模虽然并不大,周老虎却管理得十分精细。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和口感,他采用有机肥种植、精准灌溉以及科学疏果等方式,确保每串葡萄质量好、颗颗饱满、口感也能达到酸糖平衡的最佳风味。
好葡萄自然不愁销路。每到成熟季节,不少游客专程驾车从市区赶来,钻进葡萄大棚里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除此之外,农场每天还会采摘300斤左右的新鲜葡萄,通过物流运往市区各大超市和水果店,让这份来自马衙的甜蜜直达市民餐桌。
葡萄产业的兴旺,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农场常年需要人手,从日常管理到采摘包装,一共为当地的十余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村民包金风就是其中之一,“我家就在附近,来这儿干活很方便。平时主要负责除草、疏花、疏果,葡萄熟了就帮忙采摘、包装,一个月能拿四五千块工资。”她笑着告诉记者。
在马衙街道,像这样的葡萄采摘园共有两家,占地约30亩。近年来,该街道充分发挥水土资源优势,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如今已形成葡萄、梨子、草莓、樱桃等多品类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当地还积极推动水果种植与文旅、生态产业深度融合,举办采摘节、田园体验等活动,不断提升产业的综合效益,让小水果发挥“大作用”,为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甜蜜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