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关工委“五老”报告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精神,学习“老杨树宣讲汇”成员奉献精神,发挥余热、服务人民,奋力谱写新时代宣讲新篇章。今年以来,“五老”报告团进校园宣讲和送科技下乡活动集中安排报告、讲座14场次,受教育学生6000余人次。
关爱成长,宣讲做好六件事
学习信精神,就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贵池区关工委教育宣讲活动涵盖党史学习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家庭教育、文化教育等,讲授的内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效果良好。
党史教育赓续血脉。围绕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群英谱、贵池英烈、英雄来自人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平凡铸就伟大等方面向学生传达了“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的坚定信念!号召学生学习英雄,赓续血脉,凝聚力量,厚植爱国情怀;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激发爱国报国斗志;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的种子在学生心田悄然生根。
家庭教育打造品牌。家教报告会,以生动有趣的案例为切口,紧紧围绕“亲子沟通艺术”“习惯养成策略”“孩子心理引导”三大核心模块,系统解读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报告会现场互动频繁,掌声不断,家长们就诸多热点教育问题与专家进行深度交流,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在全省“弘扬好家风·五老育新人”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乌沙镇关工委副主任陈来庆作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宣讲报告。树立了该区家庭教育新形象。
法治关爱护航成长。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强调法律底线意识;以“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应对”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矛盾;讲述纪律与法治的关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责任感。
生态教育永驻校园。宣讲团成员从“生态道德”的涵义和重要性、生态道德教育进校园的重要意义、我们应怎样做,三个方面紧扣《让生态道德教育永驻校园》课题。教育学生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殷切期望孩子们将生态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环保小卫士,一同守护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科技助力。农技老专家、区关工委“五老”科教报告团成员3次到有关镇、街道开展油菜及茶叶科普讲座,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出力。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解溺水危害、预防方法及自救互救技能,引导学生远离危险水域,树立“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
关工助力,特色彰显五个字
贵池区关工委宣讲活动呈现五个特色。
报告主讲“优”。区关工委按照“五老”常态化退出和补充机制,本年度对“五老”报告团进行了调整,退出3人,充实3人(其中有教育部专家库成员、池州市名校长、池州市首届学科带头人),现有报告团成员10名。调整后的“五老”报告团,结构更优,力量更强。
活动部署“实”。召开“五老”报告团会议,就宣讲主题、内容、方法等进行研究部署。区关工委、教体局联合行文,要求各有关镇、街道关工委和有关学校做好“五老”进校园和送科技下乡各项准备工作。
活动主题“红”。用生动鲜活的故事、亲身经历的感悟,向青少年讲述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突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题材,缅怀先烈,从耻辱的历史中寻找力量,为今天的奋斗加油鼓劲。
活动安排“细”。把好“三关”。把好“备课关”,各报告团成员将精心撰写的讲稿交区关工委审核,再根据审核意见反复修改,审核通过后的讲稿提交区教体局把关审定。把好“上课关”,宣讲前再次召开“五老”报告团会议,就报告主题、内容、意识形态工作、制作PPT、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全方位把关。把好“落实关”,制定了活动安排表,明确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承办单位;各责任主体及时对接好宣讲人、宣讲对象、宣讲时间等,并对场地、播放设备进行了事前检查落实。活动中,区关工委、区教体局、镇街道关工委和学校负责同志全程参与活动。
活动效果“亮”。报告团成员凭借丰富的阅历和亲和力,报告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现场互动频繁,掌声不断,反响良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