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贵池爆火短视频讲述孝心故事和惠民养老政策

发布时间:2025-07-02 09:15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近日,一则“我给我妈妈一次性补缴了9万多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短视频在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火了起来,三个平台累计浏览量达913.29万,点赞量超6.2万,并被众多居民转发到朋友圈。

能够收获如此之多的浏览量出乎视频制作者——马衙街道金山村居民高双萍的意料。“一开始只是想记录一下我终于完成了小时候答应妈妈的事,没想到评论区里‘炸开了锅’。”高双萍告诉记者,在爆火的视频评论区,既有众多网友对她这种孝道的赞赏和认可,也有不少政策疑惑或咨询。虽然不是官方的工作人员,但她又接着主动发布了两条视频,把自己了解到的政策利好向网友们全部“输出”,再次取得了不错的流量。

“自媒体平台的流量主要来自年轻人,大部分也都是想给父母‘安排’上一份晚年生活的保障,我还记得这项政策刚推出的时候,妈妈玩笑着跟我说,等你长大帮我交。”高双萍回忆道。正是因为前不久无意间在手机上刷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可以提档补缴的信息后,妈妈说过的这句话突然在她的脑海里浮现。

行动力满分的高双萍立即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各种信息,了解到目前未满60周岁的参保人可以一次性补缴历年断缴的保险费,也可以一次性选择高档次缴费标准补缴历年已缴低档次的保险费。“我妈妈之前是按照最低档200元交的,这样一算她到六十周岁退休拿不到多少钱。”第二天,高双萍便带着母亲到村委会,按照最高缴费档次每年6000元的标准,一次性补缴了9万多元。“按照目前的标准来算,我妈妈退休后每月可以稳定拿到1000多元,这一次性补缴的9万多元大概8年多就能‘回本’,之后的养老金都是‘净赚’的。”高双萍算了一笔经济账,更道出了一份孝心账。

马衙街道金山村党委委员张萍告诉记者,近几年,村里大力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档补缴政策,村民的思想观念有所转变,“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很多村民都选择了提档补缴。“其中有不少都是子女替父母交的,老人一辈子节俭惯了,但是年轻人想得更为长远。”张萍说。

据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7.07万人,人均缴费1461.07元,同比增长21.78%。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区还创新落实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和个人资助政策,集体补助指的是有条件的村(居)对本村参保人缴费给予一定补助,而个人资助则是鼓励其亲友或社会力量通过个人出资为其在当年再额外缴纳一份保费,缴纳金额不得超过最高标准6000元。“这项政策落实后,很多子女都乐意为父母再增添一份更加厚实的养老保障。”该负责人高兴地说。

“我手头宽裕点后打算为妈妈缴纳一份个人资助,等退休的时候到手的钱更多,我心里也更踏实,说到底,这也是减轻我们做子女的将来赡养老人的压力。”采访中,高双萍向记者打开心扉,给妈妈安排上这份养老保障后,无论自己未来的生活状况如何变化,妈妈都能稳定地拿到一笔养老金,基本上每个月也是够用的,将来可以不用因为自己的经济状态波动而担忧。“希望这几条视频引发的‘蝴蝶效应’,能让更多老年人过上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高双萍坦言。

近年来,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平均缴费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群众解码“养老提档”红利,将晚年生活从“生存保障”跃升为“品质养老”,而不少子女主动为父母缴纳保费,也折射出传统孝道正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区人社局负责人特别提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政策后续将会进行调整,希望广大城乡居民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对往年存在断缴或往年已缴费有意愿提高缴费档次的,尽快完成补缴申报与缴费,以免政策调整影响缴费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