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阳光村务”筑牢农村党风廉政“防火墙”

发布时间:2012-11-14 07:42 来源:池州日报•贵池新闻 作者:池州日报•贵池新闻 浏览:
字号:

 

 

我区围绕组织网络化、产权明晰化、监督多元化、运行阳光化、管理信息化等五化目标,不断强化三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利益,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我区按照区委是关键,镇街道是基础的要求,及时成立了由纪检(监察)、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开展三资清理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村居均建立相应的组织,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区、镇街道和村居三级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网络化。

  为全面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我区集中用6个月左右时间,在全区211个村(社区全面开展了三资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和上报等工作。全区20个镇街道211个村居共清理集体货币资金6225.17万元、资产23957.89万元、集体林木194545亩、园地2578.2亩、荒地1324.31亩、水面37155.8亩;规范经济合同958份,明晰债权15351.84万元、债务17105.71万元。同时,对农村集体三资及时建立明细账,录入电脑,实施电子档案管理,做到了一村(社区)一册、一镇(街道)一柜,达到了三资总量清、资产状况清、使用情况清、管理责任清、经营收益清等五清目标。通过清产核资,实行台账管理,实现了农村集体家底的透明化。

  完善机制,实现监督多元化。经所辖村(居)民代表大会研究同意,在坚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基本核算单位等五不变的基础上,我区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从注重资金管理转变到注重资金资产资源的全面管理。研究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制定了《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监督委的工作职责、工作运转制度、履职保障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明确了村党组织、村委会、监委会这三者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保证工作协调运转。目前,全区农村通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共处理重大事项4000多件,吸纳合理化建议2000多条,调整方案1700多宗,撤销不适宜的事项近100件。

  此外,我区还建立了18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制度,明确在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和资源开发利用时,依托镇街道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交易平台,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投标,实现组织方式、参标条件、招标程序等五统一,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实现运行阳光化。同时,以科技支撑,为全区20个镇街道、5个涉农单位普及信息化管理,配套研发了信息公开、实时监控、预警纠错、数据分析、绩效评估、责任追究、领导点评等七项电子监察功能;并为20个镇街采购了电子触摸屏,积极搭建三资电子查询平台和监控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形成了一个涉农信息的集散地大超市,基本涵盖了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绝大多数农村政务事务,农民掌握政策、了解村情、维护权益时,只需鼠标在手、无需东奔西走,深受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