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让“边缘村”不再边缘
贵池创新实施三年帮扶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18-05-25 08:25 来源:区政务公开办 作者:区政务公开办 浏览:
字号:

5月20日一大早,区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科长胡新德赶到梅村镇檀林村报到,开始脱产担任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联系帮扶责任人。胡新德是此次贵池区向边缘村选派的66名帮扶干部之一。他们到任后,将参照全区第七批选派干部标准,坚持“脱贫目标不实现不脱钩”“村集体收入不达标不脱钩”“边缘村不退出不脱钩”。

据了解,在近几年脱贫攻坚工作中,贵池区发现1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112户2897人,仅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015户36007人的8.05%,其他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占比则达91.95%。贫困户绝大部分布在非贫困村,而在这些村因贫困人口数较多,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陈旧,相对于贫困村,部分工作进展处于“边缘化”状态。

为解决好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的不平衡,贵池区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制定出台了《全区边缘村帮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明显不足的村为重点,在全区14个重点贫困村之外,确定了66个边缘村。根据计划,全区边缘村分三年退出,其中2018年退出27个,2019年退出22个,2020年退出17个。届时,这些退出的边缘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计划完成脱贫,贫困发生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年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村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明显改善。

按照“村为主、镇(街)负责、区统筹”的思路,在三年帮扶行动中,贵池区主要建立帮扶制度,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农村“三大革命”、组组通公路、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相结合,采取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全力促进边缘村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切实保障边缘村的贫困户稳定增收等五项措施,在资金支持、项目安排、人员配备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全区边缘村状况整体提升。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贵池区将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边缘村“两委”班子,提升边缘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贫困村同等对待,在2018年计划退出的27个边缘村中,全部安排了省、市和区自主建设的美丽乡村项目,24个边缘村计划实施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103.508公里,投入4200万元完成3万亩农田水利治理任,33个边缘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贵池区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PPP项目等,其余的边缘村列入未来两年建设计划。此外,以村为主体,立足资源优势,盘活现有资源,全力促进边缘村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并保障边缘村的贫困户稳定增收。

区委、区政府也为边缘村帮扶在组织领导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提供多重保障,不仅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边缘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区边缘村帮扶工作,并在部分区直单位和镇街道选派科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到边缘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还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当年通过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成功退出边缘村的予以10万元奖励。目前,全区66个边缘村的帮扶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并在积极制定发展规划,选准发展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所有边缘村如期退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