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贵池:干群携手同心 共商共建和美家园

发布时间:2025-04-28 13:39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3月6日下午,殷汇镇联丰村村委会会议室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期盼已久的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方案跟大家见面了。各村民组的组长、老党员、村民代表们都早早来到这里,等待村里给大家解读方案。

“大家待会儿仔细听,这是第三方设计公司根据建设标准和村里实地情况综合设计的,不是最终方案。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商议,一起修改。”方案还没公布,联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鲍张君就事先声明道。

一听和美乡村怎么建自己也能说了算,大伙都来了精神,没等方案介绍完,就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能不能在村中心增修一条通往村外的沟渠?这样下大雨就不会被水淹了。”就在大家各抒己见之时,先丰组村民宋为和的提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联丰村紧挨着秋浦河,相对于加高了五六米的秋浦河大堤来说,联丰村地势较低,每每遇到稍大一点的降水,雨水总是顺着地势流淌到村中心的低洼处,形成大片的积水,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宋为和的发言戳到了大家的痛点,于是纷纷围绕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下,增修沟渠的思路逐渐明晰。大家一致决定将沟渠由村中心向西修,经过一片农田后连通到村西头的一条小河。这样不但能在下雨时将积水快速排放到河里,还能在干旱缺水时发挥灌溉作用,引来上游水源浇灌沿途的数百亩良田,既解决了积水,又服务了农业生产,一举两得。

事实上,像这样的大讨论,最近正在全区32个村里陆续上演。今年以来,我区在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工作中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村庄、怎样建设村庄”这一核心问题,先行试点运用正在制定中的《乡村建设群众工作指引》相关方法,通过“村民大会”“板凳会”“村民夜话议事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这一创新机制积累实践经验。自意见征集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各镇街已累计收集群众意见293条,并根据意见制定了“一村一规划”“一户一策略”的修改方案,推动中心村建设与村民需求精准对接,群众积极性和参与度显著提升。 

乡村要和美,关键在“人和”。项目建设涉及基础设施提升时,部分工程免不了需要协调使用村民的个人用地,在农村,土地问题的复杂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各地在推进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听取民意,群众也以“投桃报李”的姿态回应着政府的尊重和善意。

今年72岁的汪栋梁在涓桥镇涓桥村华山中心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这次村民组会议解读规划方案,他是党员代表。会上,当听说需要他拆掉30多米的围墙,为途经自己家门口的主干道让出1米宽度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修桥铺路是大好事,也是大善事,有什么道理不支持呢?更何况我还是党员,应该做表率。”汪栋梁带头表了态,其他村民也都纷纷响应,同意无偿共享土地,将和美乡村“让”出来。经过初步协商,十几户村民累计退让院墙200余米,原本的村间小路将被拓展成平均路宽3.5米以上,可供汽车行驶的大路。

“在规划方案的时候有商有量,在建设施工阶段,我们也将会有来有往。”涓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震向记者介绍道。例如村民汪卫国在同意拆墙让路的同时,希望新建的围墙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高一些,以免圈养的鸡鸭飞出围墙,影响村容整洁。村里也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把加高围栏的意见写入了建设方案。

这既是人民群众深明大义、无私奉献的深刻诠释,也是“政通人和”在贵池的真实写照。干群同心共商共建,在民主协商中敲定方案,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也就此按下了“快进键”。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推动群众参与向纵深发展,通过“积分制”“荣誉榜”等长效激励机制,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从“政府主导”向“群众自觉”转变,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