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到位。通过资金扶持、户企联合、土地流转等形式,鼓励支持有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脱贫人口,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服务、设施养殖等产业,重点培育发展光伏扶贫电站、中草药、黑木耳、茶叶等产业基地,辐射带动脱贫群众 230余户。
务工就业到位。创建“劳动务工交流群”,及时为脱贫群众提供招工、务工信息,有效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目前,累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4场次,帮助 200余名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安置公益性岗位 95个。
教育医疗到位。持续开展教育和医疗帮扶,构建“医务人员+脱贫户”健康扶贫模式,镇村 20余名医务人员与脱贫群众健康医疗签约率达到 100%。同时,落实春季“雨露计划”教育符合条件学生共 60人,发放补助金 9万元。
兜底保障到位。按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鳏寡孤独老等脱贫人口,落实低保、五保、残疾人补助等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享尽享。目前,已发放各类救助补贴 50余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