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棠溪镇西山村:林间枣农忙 产业破浪行

发布时间:2025-03-31 10:42 来源: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浏览:
字号:

天气渐暖,春季正是植物苏醒,迫切需要汲取养分的时候,给植物们打上一针“活力剂”,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便成为了大多数农户在春天的“首要任务”。近日,记者走进棠溪镇西山村,当地村民正在抢抓农时,为枣树施肥“加餐”,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

当天,西山村村民徐党生正在和当地村民一起将有机肥挑至自家的枣树地,再把肥料均匀铺洒在枣树周围,翻土埋肥。“我们家有500多棵枣树,面积约20亩,最近春光正好,家家户户都在给枣树施肥,我们也不能落下哩!”徐党生开心地告诉记者,去年自家枣子鲜枣收了一万多斤,干枣收了两千多斤,产值在八九万元左右。

在西山村,收获喜悦的并不只有徐党生一人,这同样也是西山村大部分村民的真实写照。记者从西山村委会了解到,全村共350户村民,200多户都栽种了枣树,占了全村约三分之二的人口。

据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方中民介绍,西山枣树结的枣是全国比较特有的“晶瓜枣”,制成的焦枣色如紫晶、形如玛瑙、柔软香嫩、甘甜溢香,是安徽省传统名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西山焦枣的传统手工技艺曾被评为“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西山焦枣不仅是贵池的一张特产名片,更是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高产量+高产值”的组合拳,使得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加入种植焦枣的队伍。小小的“金果果”,不仅带动了增收,也解决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问题。据统计,2024年,西山焦枣干产量达25万斤,产业年产值近25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

方中民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狠抓“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通过举办采摘节等方式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动村民制作枣糕、枣饮料、枣罐头等深加工产品,拓宽销售途径,带动村民增收,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丰”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