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微短剧,把郎遂编纂《杏花村志》的这段历史,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同时又能凸显杏花村的文化底蕴呢……”3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微短剧主创人员座谈会在贵池区文化馆举行,来自区文旅局、区文联、区文化馆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业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以清代学者郎遂和他编纂的《杏花村志》为主题的微短剧创作事宜,旨在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挖掘和传播地方文化,提升杏花村品牌影响力。
据史料记载,郎遂,清代康熙年间学者,安徽贵池人。杏花村因杜牧诗闻名,但古迹缺乏整理,郎遂深感可惜,历时十余年编成《杏花村志》十二卷。这部村志不仅详细记载了杏花村的地理、古迹、人物和诗文,更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料,成为杏花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值得一提的是,《杏花村志》是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对研究杏花村文化和古代乡村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座谈会上,专家们介绍了前期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成果,并围绕微短剧创作展开深入讨论。从故事框架搭建、人物生平梳理,到内容展现形式的选择、素材的取舍,再到脚本创作和演员选拔,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力求创作出既能准确还原历史,又能吸引当代观众的优秀作品。现场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思路不断碰撞交融,讨论得热火朝天。
“郎遂和《杏花村志》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为当下的文化建设寻根溯源。我们要把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巧妙地转化并反哺到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当中。”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将文化元素融入景区,不仅能够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能吸引更多游客,让更多人知道杏花村、了解杏花村、走进杏花村,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