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王小春,就被她感性与知性兼顾、温柔且干练的气质所感染。健谈且有亲和力的她对记者的采访问题直说直答,讲述了自己作为女性创业者一路走来所坚守的初心。
2015年的一次机遇巧合,王小春邂逅了牌楼镇大山村,惊讶于在自己的家乡竟然隐藏着这样如山水画卷一般的避世之地的同时,她也开始计划在这里打造一座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将自己的创业梦付诸实际。
而与大多数民宿创始人想的不同,王小春以女性独有的视角敏锐地感受到生活和美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她并不拘泥于打造一个归家般温暖的民宿,更希望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连结。于是,王小春坚持“利用事物本来的样子”这一设计理念,通过对内部环境和空间的设计,使得每个房间都能全方位与自然融合。
“诗与远方”的画卷在山间铺展,自2019年营业至今,越来越多人为追寻这片“桃花源”而来,王小春的创业之路也逐渐迈向坦途,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肩负起一份巾帼担当。“乡村中也不乏优秀的女性,而我作为女性创业者的使命和职责,就是把这部分姐妹召集起来。”王小春说,目前,民宿7名员工清一色全为女性,这不仅让她们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学到了不少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而女性独有的细腻和周到也体现在了日常待人接物的点滴细节中,成为民宿吸引不少回头客的原因之一。
在贵池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之上,越来越多和王小春一样的巾帼女性投身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创新创业的最前沿、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各自领域内不断探索创新、扎实前行,用勤劳与智慧书写自己的故事,也带动着一批批姐妹实现了就业增收,以“女性创业”带动“女性就业”。
“这几年没有背井离乡,可以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孩子,又可以学到技能,多一门手艺。”谈及现在这份在“家门口”挣钱的工作,梅街镇桃坡村村民苏霞满心欢喜地表示很知足。而与她一同在池州一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的还有本村的十来位姐妹,优先聘用周边农村妇女是该公司负责人张留美坚持了10年的决定。
2015年,张留美一手创办起这家公司,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大展拳脚”。虽然农业企业创业艰难,但她却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克服创业路上的重重困难,一步步发展起来,如今,该公司所生产的皖南土鸡及土鸡蛋线上“人气爆棚”、线下“热销不断”,产品供不应求。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张留美深知女性特别是中年女性就业的不容易,因此,在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她不忘带动周边的妇女姐妹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先后吸纳了包括苏霞、吕霞在内的10余名妇女群众加入自己的团队,不仅为她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还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一份能够兼顾家庭的工作,让她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掌握了一项实用技能。这些年,姐妹们相比刚来我这上班的时候都更加自信了。”张留美直言。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池州一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列为市级妇女创业发展项目,得益于创业帮扶资金的撬动作用,该公司在这一年驶入了发展“快车道”,提升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用工需求,新增带动周边6名妇女群众就业,工资收入相较2023年也提高了10%左右,目前每人每年平均工资可达到3万元左右。“无论多么辛苦都是值得的,把公司做大做强,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到更多妇女姐妹。”张留美说。
作为广大妇女的“娘家人”,区妇联始终关注着妇女所想所需所盼,以赋能女性发展、汇聚巾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工作着力点,多渠道多方面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千方百计搭建助力女性创业就业的平台,在资源统筹、信息发布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出技能培训、专场招聘、就业指导等一系列暖心举措,帮助解决“急难愁盼”,让妇女群众在创业就业的道路上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能力。据了解,2024年,区妇联组织实施了2个省级妇女创业项目和2个市级妇女创业项目,发放创业帮扶资金共计40余万元;组织开展了女性专场招聘会5场,助力更多妇女创业有方、就业有路。
除了在创业道路上砥砺前行的“她”,在贵池,还有很多个“她”在不同行业的赛道上追逐奋进,凭借着不输须眉、敢拼敢冲的韧劲,一路披荆斩棘,把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成为各自领域的奋进者、排头兵,展现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别样风采,书写着“敢为、敢闯、敢干、敢创”的巾帼篇章,为贵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凝聚“她力量”、彰显“她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