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记者踏入乌沙镇灯塔村葛根种植基地,感受到了属于春日里的一派好“丰”景。放眼望去,随着专业机械的缓缓行驶,一根根饱满肥硕的葛根不断从土里翻滚而出,和着泥土的芬芳铺满田间,村民们紧随其后,在田垄间捡拾、搬运,忙得不亦乐乎。
在距离田间不远处的加工车间内,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新鲜葛根从地里挖出来后,第一时间便直接拉到车间进行去皮、清洗,随后经过破碎打浆、除沙过滤、沉淀搅拌、脱水烘干、干燥出粉等多道工序,粗糙的葛根蜕变为雪白的葛粉,成为该村增收致富的“法宝”。
在2019年以前,灯塔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的“边缘村”,村内主导产业一直以水稻、棉花、油菜籽等传统种植业为主,都是“靠天吃饭”,村集体经济几乎一片空白。穷则思变,面对这一困境,该村村两委干部不得不踏上寻找特色产业、谋求发展出路的路途。
经过多番考察学习,村两委将目光投向了葛根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产业得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过去村里山坡上到处是野生的葛根,说明我们完全有种植的条件。”该村党总支书记纪律介绍,葛根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不仅亩产高,经济价值也非常可观,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葛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灯塔村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目前葛根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50余万元,彻底甩掉了集体经济空白的“穷帽子”。
近些年,该村“趁热打铁”持续扩大种植面积,从起初的50余亩到如今的162亩,昔日长在山坡荒野的葛根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的“致富根”。与此同时,为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该村还建起了葛根加工厂,虽然面积不大,但产生的效益可不小,不仅让村集体经济收入再次实现了突破,还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从种植、管护、采摘到加工、包装、销售,葛根产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灯塔村40余名弱劳力、半劳力就近就业。其中,长期稳定就业的村民年均增收可达1.2万元左右,季节性务工的村民也可实现增收8000元左右。“葛根厂建得好,在这里干活不仅离家近,还学到了技术,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村民纪平菊说。
现如今,灯塔村已初步建成了集葛根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所生产的葛根产品不仅在线下销售,还在淘宝、拼多多等网络平台销售,订单量稳定提升。接下来,灯塔村还计划拓展葛根产品种类,并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打造集种植、精深加工、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吸引游客前来感受灯塔的“乡土之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