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过后,万物复苏萌动,全区广袤农田中已是一片繁忙景象。2月28日,趁着连日的晴好天气,棠溪镇棠溪社区种粮大户徐军驾驶着旋耕机来到自家稻田里,专心致志地进行翻耕作业。随着旋耕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一块又一块的农田被重新“唤醒”,为春耕生产奏响序曲。
“翻耕是我们春耕生产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能够有效增加稻田土壤孔隙度,改善通透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作为和田地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老把式”,徐军对粮食种植的每个环节都精准把控。马力全开的情况下,只需要十来天,他就能完成自己承包的670亩稻田的翻耕,等到3月中旬,他所种植的200多亩再生稻秧苗将在工厂里进行集中育秧。育秧完成后,工厂会提供机插秧服务,让他十分省心。
在春耕时节,老徐的电话总是会“响个不停”。 除了深耕自家农田,作为镇上的初级农技师,徐军还会为棠溪镇的其他农户提供春耕春管的技术指导以及翻耕、代买农资等农事服务。今年,他更是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术,成功获得了区里的“科技特派员”认证。
机械往来翻耕忙,田畴沃野织锦绣。连日来,唐田镇四门村国民家庭农场的种粮大户陈国民也在积极备耕。日前,记者和陈国民一同走进唐田镇的农资超市,货架上,各类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一应俱全,不时有农户前来选购,店主则在农户挑选商品时进行细致讲解。据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区积极协调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提前备货,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充足供应,并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让农户们用上放心农资。
备足农资后,陈国民也和镇上的农机维修人员约好了农机维修保养的时间,为春耕播种做足准备。今年,他与乌沙镇晏塘社区签下订单,准备种植200余亩再生稻。
“再生稻育秧和播种插秧相对来说比较早,这也是我第一年种植再生稻,在精心选择了良种以后就早做准备。”陈国民满怀期待地说,再生稻头季收获后,可以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不仅生育期短,还能节水省肥,预计亩产能达到1400斤左右,加上现在国家对再生稻种植有每亩50元左右的补贴,让他信心满满。
“为了让广大农户放心种粮,今年我们提早谋划水稻的集中育秧工作。”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正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致力提升秧苗质量。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和在建机械化育秧中心21个,单季育秧能力近4.9万亩。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此外,我区还抢抓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备耕技术指导,确保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为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提供坚实支撑,为全年粮食稳面增产、农民增收增效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全区各地正以“满格”状态投入农业生产当中,在希望的田野上,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耕备耕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