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去年一年,贵池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高位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乡品质,办好民生实事,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2024年,全区GDP增长6.4%,制造业投资增长18.1%,民间投资增长41.4%,成功入选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区域综合竞争力位列安徽省市辖区第9,连续3年上榜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贵池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担当,更是贵池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
而农历春节刚过,总投资175.67亿元的32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新春联谊会暨2025年一季度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成功签下总投资超125亿元的23个大单……签约、开工马不停蹄,贵池再次吹响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贵池的自信越干越有,底气越来越足,冲劲历久弥坚。
链产业、增动能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高质量发展的步履稳健,在于产业强区战略的一以贯之。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于安徽金池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忠来说,又是非常振奋的一年。去年,该公司根据生产布局,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紫铜熔铸机组设备升级的基础上,开拓了黄铜初胚加工生产线,全年共实现产值34亿元,成功跻身全省2024年“亩均效益领跑者”,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与此同时,该公司的5G全连接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项目也在去年正式投用,借助该项目,企业成功实现了生产、经营数据全栈式一体化感知、分析、决策,产品合格率、优良品率分别提高到99.8%、95%,为企业提高亩均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张维忠看来,企业发展之所以能高歌猛进,既有企业自身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行技改提升的加持,更与贵池新材料产业的集群优势密不可分。
近年来,我区在产业发展上深入实施产业锻长补短行动,围绕“高”与“新”两个维度,不断探寻解决产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现实路径,“延链补链强链”正是关键一招。去年7月,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50亿元的铜基新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成为贵池新材料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集铜冶炼、稀贵金属分离提纯和铜材深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未来,随着友进冠华产业链条的全面打通,贵池将全面拥抱铜基新材料从原料到产品的完整生态,形成以友进冠华阴极铜原料-金池铜合金板带-起帆电线电缆等为代表的铜基循环产业链条。
在区工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自渊看来,近年来,贵池区委、区政府坚持产业强区的决心从未改变,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心从未动摇,铜基新材料得以循环发展的蓬勃态势,正是贵池深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调整中,贵池逐渐走出了一条更为明晰、更为坚定的产业发展之路。
现如今,随着产业发展思路的多次“升级迭代”,贵池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更加明晰。坚持“产业强区”战略不动摇,我区持续做强先进制造业和绿色矿业两大支撑,一体化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谋划布局,产业逐步集聚成群,已经初步形成“东西南北”四大优势产业板块,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强功能、提品质 城乡面貌持续焕新
从熙熙攘攘的城市中心,到宁静祥和的乡村田野,贵池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乍一听,是城乡品质跃升的鲜活写照;可细细琢磨,恰是贵池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生动实践。
“道路宽阔洁净、汽车停放整齐、花草树木修剪一新,环境卫生变好了,物业服务提升了,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日前,主城区豪斯杏园小区居民夏茹悦望着小区崭新的变化连声称赞。
在居民感到满满幸福感的背后,是贵池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生动体现——2024年,全区4.77万平方米住宅外立面换上“新装”;9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50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实现“颜值”“实力”双提升;12个“三建协同”试点小区画出精细治理的“同心圆”……
近年来,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贵池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居民生活也愈加幸福,城市“骨架”持续延展。在主城区东部广袤的土地上,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开工,一家家企业的进驻、投产,东部产业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正全面提速,为贵池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与此同时,放眼贵池乡村大地,美丽镇街、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正酣,乡村全面振兴后劲十足。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不仅让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还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好风景化为新“钱”景,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现在,“茶季结束就忙农家乐”成为不少梅村镇霄坑村村民的鲜活写照,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增多,每逢节假日,村民张福星创办的“茶乡里”民宿都会热闹起来。无独有偶,在外打拼了二十多年的章必胜,看准家乡“蝶变”的机会,回到里山街道元四村办起了九华云溪民宿,眼看着村里的农家乐越开越多,自家的民宿也越来越热闹,章必胜更是坚定了当初回乡创业的选择没有错。
于致广大中尽精微,如今,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在贵池大地铺展开来,叩开了贵池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门。
办实事、惠百姓 民生幸福不断加码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贵池所追求的既有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也有群众幸福生活的高品质。每个贵池人感知幸福都有不同的画面,穿掠过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始终与民生幸福如影相随的,是就业、是教育、是就医、是养老……
对于求职者洪倩而言,幸福是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过去我们揽工就蹲在马路边上,现在不仅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还能根据登记的信息给我们安排‘对口’的活儿。”在贵池区零工市场,洪倩一边忙着手上的活计,一边告诉记者。
对于家长乐昌英而言,幸福是孩子的学校发生了大变化。“学校改造后,环境更好了,我们家长打心底里满意。”乐昌英的孩子就读于贵池区梅龙中心学校,2024年暑假期间,该校不仅新建设了3间教室和5间功能室,还扩建了13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
对于高血压患者韩富光而言,幸福是步行15分钟就能走到“家门口”的池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看病、配药。“不仅如此,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上海大医院的名医都成了‘家常便饭’了。”韩富光颇为感慨。
对于76岁的方海峰老人而言,幸福是家里的“新变化”——卫生间内安装了多功能扶手和防滑垫,走廊通道的昏暗角落加装了自动感应灯,还配备了移动折叠助浴椅、拐杖等。“现在感觉生活既安心又舒心。”方海峰说。
循着时间的节点回望2024年,我区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事,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将50项民生实事从纸上的文字落地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用实干交出一份既有厚度又有温度的民生“答卷”,印证着贵池老百姓在高质量发展中所感受到的民生温度、收获到的幸福质感。
从产业强区的铿锵步履,到城乡焕新的生动实践;从民生幸福的温情底色,到改革攻坚的破局之势,贵池用实干诠释了“越干越自信、越干越有底气”的深刻内涵。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站在新年新起点,击鼓催征,蓝图已绘,贵池将继续攀高向新,一路奔驰,以实干笃行和砥砺奋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开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