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注册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专题 > 工作简报

贵池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简报2024年第44期

发布时间:2024-11-29 10:17 来源:贵池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浏览:
字号:

【领导活动】

◆高端医疗智能设备制造项目落地贵池。11月23日,池州高新区和合肥登特菲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高端医疗智能设备制造项目正式落地贵池。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马胜利出席仪式并讲话。区长钱松主持签约仪式。合肥登特菲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开先,安徽亚安集团董事何亚飞,区委常委、池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方文生,副区长张亮,及有关区直部门、园区、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签约。马胜利对项目的签约表示热烈祝贺。马胜利指出,近年来,贵池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积极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进行了全方位布局。该项目落户贵池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合肥登特菲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更为贵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优化结构、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加澎湃的动能。马胜利表示,贵池将拿出“顶格”服务,把企业当作自家人,把项目当成自家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全要素保障。同时也希望企业方加快把项目协议转化为具体投入、实际效益,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与我区加强实质性合作,让项目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据悉,合肥登特菲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数字化影像技术为核心,专注于口腔智能设备及全产业链数字化云平台的研制,团队汇集行业顶尖的专业资深科研人才,目前已完成多轮融资,引入多家上市公司和合肥四大国有平台。本次签约项目为2023年并购至登特菲品牌体系的安徽麦科视科技有限公司CBCT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2亿元,分三期逐步实施,其中一期规划用地面积50亩,建成后用于麦科视CBCT的研发、生产及配套生态产业企业,打造“产-学-研-医”产业基地,进一步激活增长潜能,发挥产业生态集群平台的优势,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马胜利前往部分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调研。11月23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马胜利前往部分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调研。马胜利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项目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严贞,区政府副区长张亮参加。在贵池船舶智能绿色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马胜利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并现场调度解决存在问题。马胜利要求,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全力以赴打通项目建设堵点,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效投资量,助推“安徽船谷”打造“百亿产业”。随后,马胜利前往殷汇镇河东圩堤防加固工程和秋浦港区殷汇公用码头建设现场,实地察看施工进度和工程管理情况。马胜利指出,水利工程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要严把工程质量关,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推动项目尽早投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强化施工保障,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动秋浦港区殷汇公用码头建设提速提效,力争早日通航、发挥效益;殷汇镇要坚持系统思维,立足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好港区、码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谋篇布局,促进镇域经济转型发展。在矿产品运输铁路专用线项目十八尖隧道建设现场,马胜利详细了解了全线规划设计和项目整体施工进展,并现场办公协调有关事项。马胜利强调,要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牵引带动作用,切实增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高效有序推进,加快完善贵池“公转铁”“公转水”的绿色交通运输格局,促进矿业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调研时,马胜利强调,属地和有关部门要树牢服务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度运行和服务保障力度,全周期、全链条推动更多项目加快落地,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同时要统筹抓好明年项目谋划、招引、前期等工作,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为贵池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注入更强动能。

【园区快讯】

◆池州高新区:以“营商环境建设”为抓手为项目建设加力再加速。今年以来,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窗口以“营商环境建设”为抓手,通过强服务、优机制、创举措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务实高效的行动有力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持续减少办理材料。清理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条件、中介服务、证明等材料,核减非必要性材料,通过信息共享、内部核查等方式减少材料重复提交。持续精简办理环节。在加强部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利用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等方式合并环节,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实现材料在线上传、不见面审批等功能。持续优化审批服务。按照“能快则快,能简则简”原则,采取精简流程、压减时间、优化系统等措施,有力缩减办事时间。今年1-3季度,社会投资工业项目开工跨度平均用时降为3到4个月,同比去年压缩了1到2个月。

【部门传真】

◆区司法局:“三聚焦”做优法治营商环境。聚焦法治培训。以“送法进企”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采用法治培训、座谈讨论、咨询问答等方式,“零距离”倾听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共开展3场“送法进企”活动,有效增强企业行政合规经营意识,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增速”。聚焦法律服务。持续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桥梁,与区工信局联合研发“惠企服务平台”法律服务专栏,为企业提供更多精准法律政策支持。印制“惠企”小程序“法律服务”明白卡,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份“贵池法治营商环境服务指南”,打通法治机关服务企业、社会公众的“最后一公里”。聚焦双向奔赴。市区联动搭建企业家与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认真倾听民营企业家诉求和呼声,引导企业家在遇到行政争议时向区行政复议机构提交复议申请等。今年以来,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共参与4场民营企业家约见司法行政负责人见面会。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强化依法行政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法治思想引领。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周”等系列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相关宣传材料2000余份。同时深入建筑工地、物管社区、家庭开展宣传教育,以面对面、零距离、深层次宣传和交流的方式,向城乡居民宣讲法律知识;通过户外电子显示屏、悬挂横幅等形式,营造依法治理、文明守法的良好氛围。规范行政审批服务。依托“皖事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平台,运用一窗受理、项目策划生成、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办理、事中事后建管等一系列行政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间,提升各项指标办理便利度。大力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竣工联合验收、“高效办成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工作,同时与30余家项目单位签订了帮代办协议,提供各类帮代办服务280余次。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依托“互联网+监管”,推进监管执法数字化,系统内完成执法检查126次,其中双随机抽查40次,专项检查15次,即时检查71次,监管事项主项覆盖率100%。有序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全区住建系统共完成10个双随机抽查任务,涉及企业167家,抽查事项覆盖率、到期任务完成率、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占比、应用信用规则率、检查公示率均为100%。                             

◆区数据资源局:多举措促进我区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多层级共享。申请国家级高频数据19类、省级非涉密数据10类、区级证照数据7类,累计调用7.3万次。多途径汇聚。完成全区政务服务一站通平台31类182项发证事项与证照的关联,全年累计制发47类电子证照2万余张。完成市、区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涉及全区18个部门政务数据目录核对编制,按月度更新18类、季度更新47类数据资源目录共计414条数据,数据编目和挂载占比均达100%。多场景应用。完成贵池区义务教育招生报名阶段房产信息、出生医学证明等5类数据应用,累计调用接口数据6万余次。完成池州高新区590家企业智慧园区系统信息建档及园区人才公寓申请等13项政策兑现。完成全区543家定点医药机构及6个区直部门电子签章数据接入应用。 

【镇街动态】

◆池阳街道:三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坚持主动对接,全力服务好城建固投项目,目前在库项目4个,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37万元。成功引进省外亿元项目1个。帮助企业解决噪声投诉和消防问题整改。厚植人才发展“新沃土”。依托“三公里就业圈”,组织安排120余人次参加线上线下招聘会。组织31名技术人员参加贵池区技能人才评价考核并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打造惠企政策“服务链”。全街科级干部包保联系37个企业,建立对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链接资源、解决难题”服务机制,开展企业走访271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17个,满意率100%。结合五经普向门店商户发放宣传资料8199份,宣传住房保障、创业融资等各级惠企政策,动态更新联系包保企业信息,排查清理空壳企业6家。  

◆江口街道:“三聚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政策落实,压紧压实责任。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宣传员及时学习涉企政策,吃透政策、用活政策,上门“面对面”宣传、“点对点”指导企业,积极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和“店小二”,切实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聚焦流程优化,缩短办事时间。梳理“一件事”套餐,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办理出件”的模式。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模式,推广高频事项预约服务,实现高效“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下领取”的“不见面服务”,提高服务效率。聚焦全程服务,赋能企业发展。严格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做到全程服务、责任到人、闭环管理、实时实效,确保“墙外事情包办、墙内事情帮办”的承诺兑现,赋能企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提供政策咨询服务78次,累计走访市场主体200余家,为7家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里山街道:多举措做好招商营商工作。提高站位,加强领导。街道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招商项目、亲自拜访重要企业家、定期参加招商推介活动,将联系到位、沟通有效、对接有成果作为工作抓手,明确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心。今年主要领导率队积极赴上海、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拓宽渠道,创新合作。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展“云招商”和外出招商。发动各班子成员、各村(居)负责同志带头亲力亲为,通过电话、微信、赶赴外地察看等方式积极同里山籍在外企业家沟通交流,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通过多方了解,多渠道收集整理,目前已知的里山籍知名人士有68名。优化环境,跟踪服务。积极实行招商引资项目专人跟踪负责制,实时跟踪梳理困难问题,做好助企纾困工作,对有价值、有意向落地的项目主动对接、主动争取,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完善服务内容,不断提高企业和项目主动入驻的吸引力。目前,已落户省外亿元项目1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