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快讯】
◆池州高新区:三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市场主体扩量提质。今年上半年,园区制造业投资(核减前)同比增长76%,技改投资(核减前)同比增长9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户,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95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增28.6%。目前,累计建成省级绿色工厂8家、市级绿色工厂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小巨人”企业37家。贵航特钢有限公司、池州起帆电缆有限公司、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23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榜单。助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高效运行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项目问题梳理和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形成督办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按月集中开展协调调度,逐项对接项目协调事项及办结节点。前3季度共有64个项目获得审批。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园区51名干部包保91户重点企业、12个重点在建项目进行包保。不定期开展主动入企问需专项行动,实施“局长坐大厅”坐班制度。截至目前,已开展11期,共解决诉求问题17个。
【部门传真】
◆区发展改革委:“上中下”工作法力推物流企业升A工作。“上”接天线,传达政策。积极对接安徽省物流协会等相关单位,充分掌握物流企业申报A级物流企业的基础条件、流程、时间截点等重要信息,并传达至相关镇街、园区,确保物流企业申A政策知晓率。“中”强执行,引导申报。联合属地部门梳理摸排符合升A条件的物流企业召开工作会议,积极引导企业申报,指导达标企业理清材料、规范填报,有序开展申报、复核,有效提高评级通过率。“下”接地气,加强反馈。将物流企业升A工作纳入产业强区政策,给予成功创A的物流企业适当奖补,确保奖补资金高于升A成本,目前已有3户物流企业正在申报A类物流企业,其中1户已完成现场审核。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三步走”培育发展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分层次建立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库,库内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6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户。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今年共组织3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21家已公示。建立规上限上企业培育库,今年已成功入规11户,纳限10户。注重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2024年新认定省级数字化车间3家,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省数字化车间13家。安徽鸿叶集团生态竹纤维科技有限公2024年荣获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荣誉,池州市九华明坤铝业有限公司获得2024年安徽省专利优秀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创新开展“政策找企业、服务进园区”工作,制定“工业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把政策送到企业“厂门口”。今年以来,深入开展“送法进园区(企业)”活动2场次,进行法治政策宣讲和业务指导6次,惠及企业200余户。
◆区医保局:四聚焦促“四下基层”工作法破难题提质效。聚焦政策知晓,深化宣传零距离。制作全民参保宣传片,通过官方媒体、自媒体等线上广泛推送。印发医保政策明白卡10万份,张贴宣传海报4300份。开展“六进”活动,深化医保政策“面对面”“点对点”宣传。开通智能语音服务热线,规范医保政策咨询口径,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精准服务。聚焦经办服务,广泛调研优流程。开展“局长走流程”,调研10余次,召开代表委员和医保社会监督员座谈会3次。取消不合理审批事项5件,优化流程18项,实现异地就医转诊备案等多事项“网上办”和18项医保服务事项下沉到乡村就近办理。聚焦舆情回复,信访接待强落实。健全信访接待制度和“党组主抓、专人负责、科室联办”工作机制,常态化收集归纳整理,动态更新问题台账,实行“清单+闭环”管理,开展见面办、一件一办、举一反三办。同时开展岗位大练兵和流程再造等,化解舆情风险。办理热线信访诉求266件,较去年同期下降54.3个百分点,办理及时率、回访满意率100%。聚焦基金安全,现场办公化风险。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约谈涉事人员41人,扣除医保医师年度积分6人,巩固飞行检查、专项治理和专项审计成果。健全全链条监管机制,开展事前预警400余次、事中提示600余次,追回违规基金38.45万元。开展以案释法、专题培训、以查代训250余场,夯实基金监管纪律保障。构建医保评价与信誉考核体系,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退还违规基金18次3.87万元。
【镇街动态】
◆秋浦街道:“三举措”拉动经济发展新引擎。招商引资稳步推进。招商小分队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模式,主动与江浙沪等重点地区对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先后赴长春、合肥等地开展招商活动5次,吸引客商来实地调研考察10余批次。目前街道在谈项目有2个,总投资近3亿元。营商环境服务有力。对全街43家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逐一明确联系包保人员并完成企业走访200余人次,收集企业诉求25个,第一时间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确保企业诉求有回应、有落实,企业满意率达100%。联合辖区银行开展征信与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6场,发放助企纾困、金融帮扶等政策类资料200余份,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固投入库提速加档。制定全街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任务清单,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3个,专题工作调度10余次,开展走访重点项目40余次,及时助企纾困解难,保障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10家规上服务业申报和入库工作,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3万元。
◆墩上街道:强化举措为企发展注入新动能。聚力优化服务,推进质效提升。坚持高层引领,深化总体规划,从服务体系建设、服务能力提升、流程优化重组及调度监管等多个维度,全面升级对企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实地探访、座谈对话等,主动为企业送达政策信息、提供专业服务,全方位助企纾困。聚焦安全生产,守好安全防线。每月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行动,建立“一企一档”工作制度,要求企业对照问题检查清单,逐一自查自改,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学习活动。目前,累计开展安全生产学习10余次,开展安全检查10次。聚焦有效投资,推动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和云住”高端度假酒店项目、一家良品文旅康养产业园项目、罗城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研学线路,加快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顺利申报2025年市重点项目3项,申报童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梅街镇:“三个一”实现政务服务惠企便民。事项“一窗受理”。着力优化政务服务,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整合构建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事项办理“一窗进、一窗出、一窗通办”综合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办结事项360余件。人员“一口管理”。针对9名窗口工作人员开展2次集中业务和综合服务能力培训,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降低群众办事门槛,推动落实“职责内的马上办、职责外的协调办、法规不明指导办、群众需要帮带办”等8项原则。政务“一网通办”。在“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等4项便民措施基础上,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支撑,鼓励群众利用 “网上办、手机办、邮寄办”等3种方式申办业务,推进政务服务线下线上一体化融合。截至目前,梳理在用清单事项98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