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设岗。坚持“按需开发、以岗聘任、人岗匹配”原则,设立开发环卫保洁、扶残助残、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等79个年度公益性岗位,规范选聘程序,优先安置脱贫户、监测对象、就业困难劳动力等特殊困难人员上岗就业,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线、救急难”作用。
强化考核管理。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和考核,不定期开展督查检查,确保岗位真实、人员在岗、待遇发放正常,对履职不到位、考核不合格等人员及时调整,保证公益性岗位能进能出、管理规范。今年以来,已动态调整岗位人员2轮4人次,发放岗位补贴资金23.7万元。
盘活岗位效用。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熟悉村情人事优势,鼓励参与环境保护、交通劝导、惠农政策宣传等工作,助力省级健康卫生乡镇、区镇“和美人家”创建,既当好管护员、保洁员,又充当宣传员、劝导员,助推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参与村级事务170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